画师用电烙铁在一张平整的树皮上来回烙了半日,一幅表现侗寨吊脚楼民俗风情的“素描”便呈现在眼前。这是记者日前在桂林“皮画”艺人沈运香家中看到的情形。
不到30岁的沈运香是桂林临桂县五通镇一个地道的农家女。1999年,她从桂林艺术学校室内装潢设计专业毕业后,突发艺术灵感,在树皮、猪皮、牛皮上绘画。她的“皮画”以少数民族人物、风情为主要题材,将中国水彩画和西洋画技法相结合。
“皮画”以令人耳目一新的艺术风格广受青睐,不仅在桂林、北京、西安等旅游城市畅销,而且远销东南亚和美国、加拿大等地,被称为“中国民间油画”。
沈运香的画室是一个挂着“三皮画社”牌子的二层楼房,墙壁上挂满了“皮画”,内容包括仕女图、少数民族少女、花鸟鱼虫等20多种,看上去比纸质画更富有立体感。 “‘皮画’因‘画纸’材料不同而使用烫画或工笔画等绘画技法。若以树皮为材料,就用电烙铁把作品内容烫上去;若以猪皮或牛皮为材料,则用工笔画的技法,用浓墨重彩一笔一笔把作品内容画上去。”沈运香说。
在沈运香的带动下,全家一道学习“皮画”,家庭画坊每年生产、销售“皮画”6000多张,销售额超过30万元。
沈运香创作的牛皮画《欢乐与丰收》《苗家风情》已被广西民族博物馆收藏,她还受邀参加了中国-东盟文化产业论坛。
沈家的“皮画”声名鹊起,很受市场欢迎。不同材质、大小的绘画作品价格悬殊,牛皮画最贵,树皮画相对便宜,单价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有的大画卖几千元。
五通镇自古以来就有舞文弄墨之风,这个仅有6万多居民的小镇有800多户专门从事绘画产业,是中国“文化(美术)产业示范基地”“广西民间特色艺术之乡”。
信息来源:新华网广西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