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打六九头。今年邮市迎春而开的花骨朵儿,是2月10日问世的“绵竹木刻版画”。这也是传统民俗“年画”系列邮票,继2003“杨柳青”、2004 “桃花坞”、2005 “杨家埠”、2006 “武强”之后的第5款。五年之痛,对于连续发行5年的系列邮票来说,如同年轻人的婚姻,从天翻地覆的热恋,到山盟海誓到新婚,再到寡淡无味的生活,已经迈入了难以逾越的危险期。
年画系列在2003年有特别的意义,当年邮票发行政策调整,管理层倾心推出“版式二(小版)”新形式,想以此激发市场参与热情,从而推动行情向上,“杨柳青”就是这一政策的表现者。邮票问世后,大、小两款版式,市场反映果然冰火两重天,前者(面值4.40元,发行量980万)在面值8折左右呻吟,后者(面值8.80元,发行量94万)却一路上行至24元,接近面值8.80元的3倍。之后几年,“杨柳青”小版在市场上一直非常活跃,目前市价仍浮动在29至31元之间。
2004年“桃花坞”发行,发行方策略再做调整:一是大版发行量上调到1150万;二是小版性质变异,改为贺年明信片兑奖专用;三是另外推出了小全张(售价6元,发行量1050万),这是“年画”系列的头一枚小全张,因此表现不错,这年3月行情异动,一度上升到10元附近。“桃花坞”兑奖版也被高炒到50元天价。这也是“年画”系列邮票最为风光的一个时期。而竖有多高,横有多长,自此后,“年画”系列邮票开始进入漫漫无际的迷惑期。2007年2月,“桃花坞”小全张的市场喊价,已经落到6.50元附近。“桃花坞”兑奖版的价格,也深深跌到17元左右,仅为面值的两倍。
相比“桃花坞”,后继者“杨家埠”小全张,至少有两大优势——发行量较“桃花坞”少了100万,降幅达到9.52%;售价则从6元降到4.80元,下调幅度高达20%。这也是自1995“桂花”以来,小全张售价最低的一枚。“杨家埠”邮票的发行量(1100万)和面值(3.20元),较“桃花坞”也有一定的降幅。不过市场并不领情,小全张还没亮完相就倒彩一片,偶有成交,也多在售价以下,最低只有3.30元,勉强与面值持平。相比4.80元售价,降幅达到31.25%。对于新邮预订户,这无疑是割向心头的惨痛一刀。之后两年,市场上行,“杨家埠”小全张也随之稳定在9.40元左右。“杨家埠”兑奖版表现平平,现市价仅在12元附近。
2006年的“武强”,体现的是发行方坚决而有力的缩量政策。其中邮票发行量减至783.4万,小全张的发行量也减到了766.8万,这个数字已经接近1987年的水平。但从问世后的市场反映看,形势并不令人乐观,反而有“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的感觉。目前“武强”邮票基本按花票折扣在市场出售,“武强”小全张时好时坏,波动相对较大,但在前期年关行情中,还是向上迈了个台阶,现高浮在12.50元价格区域。“武强”兑奖版的性质,已经从“年画”系列转换到“兑奖”系列,市价也随兑奖张的行情走,现浮动在12元上下。
今年的“绵竹”虽有变化,但对市场却不是利好,因为邮票面值首次上调到了4.80元(小全张售价至笔者完稿时,仍无确定消息),这比去年“武强”上调了5O%,调幅惊人。此外,发行量滞后公布的做法,虽能为市场带来某些悬念,但想激出更多的参与热情,不可能。“绵竹”之前,面值9.60元的“石湾陶瓷”小版将抢先占领市场,这给“绵竹”的后市罩上了浓浓阴影。而“绵竹”的疲软,又会为“年画”系列的五年之痛,加大“痛”的范围,加深“痛”的感觉
作者:张健初
来源:中国民间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