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青铜器及其识别

中原的晋文化青铜器、东方的齐鲁器、西方的秦器、南方的楚器、北方的燕器,其早期都源于西周器,相同之处较多,而至东周时期地域差异日趋明显,形成了异彩纷呈的各式青铜文化。

1、晋国青铜器
晋及韩、赵、魏青铜器可以分为食器、酒器、水器。
食器包括鼎、鬲、簋、豆、敦。商周时期流行的大量酒器到春秋战国时期多已消失,器型也在不断变化,春秋中期新出现了酒器舟。水器包括盘、匜、鉴。乐器有钟和鎛。兵器包括有戈戟、矛、剑铍、镞等。工具有斧、锛、凿。此期货币开始铸造,铜镜、带钩等开始盛行。

造型特征
鼎是食器中最多、时代特征也最明显的器物。春秋早期,附耳鼎增加,柱足改为连两头宽中间细的半圆形瓦状蹄足。春秋中期以后,鼎多加盖,作附耳,腹较深,高足改作兽蹄形。晚期鼎腹较浅,呈扁圆形,盖作覆钵状。顶有三纽,矮足。战国早期,多为圆盖连裆鼎,腹形似扁球体,裆离地越来越近。战国中期鼎的形状愈加肥硕,足矮粗,裆低。
鬲在春秋早期开始增多,中期鬲的形制为宽折沿、束颈、弧裆、足窝下凹,高足似兽蹄形,腹部有三个目形扉棱。春秋晚期鬲的型式为宽沿、敛口、束颈、微鼓腹,腹壁上有三个卷龙形扉棱,平裆低矮,蹄足无蹄窝。战国时期的鬲,腹部下半部呈弧形,底略大,平裆,三个半圆形瓦状蹄足。簋在春秋早期常见的形式为敞口,双耳或四耳的方座簋,无座簋的圈足下也常加三个扁形小足。此时簋几乎均加盖。敦为春秋中期新出现的器形,覆钵形盖,上置三个环形钮,唇短外卷,鼓腹扁圆、圆底盖腹扣合呈圆球状。肩腹饰有环耳,下接三小蹄足。战国早期又出现了双合式敦,器、盖均作成直口,束颈,鼓腹,圆底、双环形耳,三蹄形足。春秋早期豆浅盘、直壁、平底、粗柄,束腹喇叭形足。春秋中期豆的数量激增,类型开始多样化。到了春秋晚期,豆有四种型式:高柄盖豆,隆盖,盘较小,喇叭形捉手和圈足,柄细而高,环形耳。矮柄盖豆,形同高柄盖豆,但柄缩短,这类豆数量最多。方座豆,豆上为矮柄豆,下接方形座,浅盘高柄豆,为浅盘、平底,无盖、高柄,喇叭形圈足。春秋时期的壶的型式有七种。方壶,壶平而呈圆角长方形,山字形华盖和波带状手,长颈,垂腹,大圈足,颈部双龙套环大耳。圆壶,壶盖多作华盖或降盖,兽形耳或铺首衔环,矮圈足。提梁壶,降盖,中央置环形钮,两侧有铺首衔环耳。壶身侈口、平沿、束颈、溜肩、鼓腹、平底、圈足。肩部双环钮,置有链状提梁,提梁与铺首衔环相连接。时间稍早的壶,腹部最大径在中部,稍晚者最大径靠近底部。扁壶,春秋一般器形为扁圆角状,直口、直径、溜肩、圆腹、平底,肩部一对环形耳,下腹部的一侧正中也设一环耳。战国时期扁壶,平盖正中置小环形钮,器身扁圆形,小口,短颈、溜身、鼓腹,平底。肩腹部共设四环型钮,扁壶上的纹饰反映着强烈的时代特征。钫,战国晚期出现,敞口,颈微敛,溜肩、鼓腹、平底、圈足,腹上部置铺首衔环。高柄小方壶,春秋晚期出现。舟是春秋中期以后出现的新器形,舟体呈敛口椭圆形,腹部设一对兽首形环耳,平底,战国时期平底舟改为矮圈足形式。盘在春秋早期继承旧式,大都是附耳浅腹圈足,有的圈足下加三个小蹄足。春秋中期以后,盘的类型大致有四种:圈足盘,折沿,浅腹,斜弧形壁,附耳,圈足。三足盘,折沿,浅腹,平底,三兽形或锥尖形足。折腹平底盘,折沿,直壁,平底,有一对连环耳,战国时期才出现。长方形盘,折沿,平底,两长边的外壁各附一对铺首衔环。其数量很少,但均装饰精美。匜是春秋时期广泛使用的器物。春秋早期匜体呈瓢形,四个片状兽形扁足。春秋中期匜逐渐由敞口流纹为合口流,名作虎头形。战国时期出现瓢形匜,敞口流,环形足,战国中晚期一般作桃形,平口、圜底、三环形足,素面。鉴在春秋中期出现,古代水器。春秋晚期,鉴口沿变窄,腹壁较直。战国中晚期基本消失。在春秋中期成套的编钟发展很快,到春秋晚期不仅有甬钟,更多的为纽钟。编鎛流行,一般呈合瓦形, 纽作相对峙虎形,有的作团状的蟠龙形。戈在春秋早期其形式为三角形锋,长援,中脊较明显,长胡,栏侧有三穿,内呈长方形,右下角内吸,有一长条形穿。春秋中期戈尖锋弧刃,长援脊隆起,断面呈菱形,胡较短,栏侧有四穿,内一穿。春秋晚期短援、短胡戈流行,战国时期继续沿用。戟是战国时期常见的,是新兴的一种矛、戈结合体。戈尖锐,援有弧。三边开刀,既能刺又能砍。矛此时主要形式为柳叶长骹体,体呈长条柳叶形,在长骹两侧有环形耳,其变化主要在柳叶的宽窄,骹的长短之处。剑是从春秋中期发展起来的,主要形式有:柳叶形圆茎剑,中脊突起,锋刀锐利。铍出现于战国时期,形状如扁茎剑,使用时如矛装柄。镞主要有三棱式,双翼式、尖锋扁平双翼式。春秋晚期各类镞均设倒刺,并且样式增多,三棱镞的铤加长。锉主要有直锉和弯锉两种形式。锯此时狭长,锯片夹在木片内,有柄。削又称削刀,为削刮工具。形状为凹刃而凸背,柄端有环,可佩系。从春秋中期起,一些大墓葬中出土了有黄金方酚柄后接椭圆形玉环的精美之作,被称金镶玉环首刀。铲是铲土除草用农具。有长方形和方形。在铲后端有一安装木柄的銎。镰是收割农用具。其形多作弯月形。锄是用做蔬苗去草的农具。体宽,有銎可纳曲柄。犁铧是耕地用的犁头。形状近似后代的铁犁铧。

花纹与装饰
东周时期,青铜器装饰艺术有了飞跃发展,过去奔放的粗花一变而为工整的细花,环带纹、重环纹、鳞纹渐被构图细密的蟠虺纹、蟠螭纹以及躯体饰以雷纹的带翼龙纹所代替。
1、蟠虺纹
又简称虺纹,是春秋中期的主要纹样。仔细观察目前称为蟠虺纹的纹饰,其形象多样,有“S”形,“C”形、双身形、双头形等。是许多小蛇状的动物相互缠绕,构成几何图形,多作为器物上的主纹,布满器物全身,是春秋战国时代呈网状花纹的典型代表。
2、蟠螭纹
又简称螭纹,是以小蛇为主体的纹样。一些古籍中也说螭属龙。蟠螭纹是完全图像化的纹饰,它已经不再带有任何神秘的色彩了。这在青铜器纹饰的发展上,无疑是一次有巨大意义的变革。图案中的螭有的有角,有的无角,以后者为多。作张口、卷尾蟠屈形态,盛行于春秋战国。
3、兽面纹
春秋中期以后仅作为局部装饰,如鼎足根、铺首等。表现手法有立雕和浮雕,其应用广泛,虎多用于器物耳、足和钟纽。鹰多用于壶盖,牛多用作鼎盖钮。鱼、龟、蛙多用于盘内。
4、贝纹
贝为水生动物,最初用作原始货币或装饰品,青铜器上贝纹的形式是将一个个的贝横向连接在一起组成带状图案。常作为器物的辅助装饰,饰在器身或器盖的口沿上。
5、雁纹
曲颈伫立,形象写实,仅见于山西浑园李峪村出土的东周青铜器上,是具有地方性的纹饰。
6、绳纹
又称绹纹,由两条、四条或更多的波线交错扭结成绳索状。多饰于器物的圈足上,或为主纹的附饰。施以此类纹饰的青铜器以出土于三晋者为多,流行于春秋晚期至战国时期。
7、人物画像纹样
春秋战国交际,中原青铜器花纹设计出现描写现实生活的图像纹,这其中燕乐射猎攻占纹最具代表性。纹饰的构图风格一反单纯的动物纹或几何纹作装饰的呆板的左右匀称的情况。而有着复杂生动的作风。此类纹饰以多层布局施于鉴、壶等器物上,并且大都采用镶嵌或镂刻的工艺手法,使画面更清晰、丰富。

铭文特征
春秋晚期至战国时期晋及韩、赵魏青铜器上很少见到铭文。

2、齐国青铜器
东周齐国青铜器的各类主要有食器鼎、鬲、簋、敦、豆;酒器壶、牺尊;水器盘、匜、鉴、罐;乐器钟、鎛,量器釜等。

造型特征
东周齐国青铜器的形制没有明显的国别性。
鼎在春秋时期齐国铜鼎多为扁圆腹,具有三支较高的蹄足,带平盖,呈竖折状的二腹耳高于盖面。有的鼎作长方立耳,形似南方的越式鼎。有的鼎足虽作蹄状,但粗拙短矮,很有很有特点。簋在齐国的时候风格独特,两耳作蛟龙状,盖顶有莲瓣装饰,通体饰波曲纹。这种龙耳簋均做工精湛,是典型的春秋时期的齐国器。战国早期具有上述特征的簋依然存在,但龙耳相对粗简。敦是用来盛稻、粱等。敦的形状是盖与器相合成球体,俗称“西瓜敦”。敦一般两侧有环耳,器与盖各有三环足或纽。有的圆形平底敦的盖上有四环纽。

纹饰特征
东周齐国铜器的花纹主要有:云雷纹、弦纹、波曲纹、窃曲纹、勾连雷纹、粟粒纹等,常在宽弦纹带上再饰以方格纹是它的特色,立体浮雕和半浮雕多以龙和鸟为主题。

铭文特征
春秋时期齐国青铜器铭文主要表现为两种特征,一是未加工的手写体,其字形较方,笔画舒张,风格豪放;二是经过加工的艺术字,表现为垂而迂曲蜿蜒。战国中期以后,齐国金文较之春秋时期已有很大变化,字体呈长方形,排列规整,笔画简约,已具有了地方色彩。

3、鲁国青铜器
东周鲁国青铜器的主要器种有:食器鼎、鬲、簋、豆、铺,酒器壶、水器盘、罐、盆,乐器钟,武器戈、镞、镦、弩机,此外还有车马器、铜镜、杖首、带钩等。

造型特征
鼎的作浅圆下收腹,三蹄足,折沿,双耳在口沿上且极为外侈,有的鼎盖上有四环纽较为少见。春秋早期的壶整体粗短,椭圆形口,扁圆腹,腹下有一半圆形鼻,腹上铸兽头形双耳。战国早期为深圆腹,折沿,圈足,腹上铸四个衔环铺首。曲阜鲁国故城出土的战国早期嵌金银带钩以及战国中期的鎏金镶玉带钩,装饰繁缛,花纹绚丽,都是技艺非凡的佳作。辖是车轴沙锅内的销子,呈长条形,顶上一般有兽头装饰。插入轴端的横穿孔内,从而防止车轮脱出。衔又称“勒”,是横勒在马口中的器具,其形制由两节链条组成,两端与镳相接。镳是装饰在马口角的两颊上,其形制有圆形、方形和长条形三种。中央都有一孔。

纹饰特征
东周尤其是春秋鲁国青铜器的纹饰,许多都显示出粗疏潦草的特点。这与当时青铜器的总体风格是一致的。春秋时期的鲁国铜器一方面沿袭了西周的兽面纹、鸟纹、蝉纹、云雷纹、圆窝纹、蕉叶纹等。另一方面,则更多地继承了西周晚期的垂鳞纹、窃曲纹、瓦纹、重环纹等。但装饰构图还是有了一些发展变化。例如,蝉纹已趋于简化,蕉叶纹的三角呈外鼓状,有一定的变形。三角卷云纹,则表现了新的特点。

铭文特征
东周鲁国青铜器铭文,所见者时代多属春秋时期。铭文书体风格多样,有的为肥体,有的为长瘦体而故作波磔、铭文内容有祭祀的,有表明器物用途的,更多的是有关为做陪嫁器之事。春秋时期青铜媵器一般为盘、盂等,而鲁国则多鼎、鬲。

4、燕国青铜器
东周时代燕国青铜器的种类主要有:食器鼎、簋、豆、敦、匕,酒器为壶、瓿,水器盘、鉴,还有衔环大铺首、铜人等。

造型特征
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的燕鼎,足呈较低的马蹄状,突出了鼎的深腹特点,有的鼎盖有三个环纽,钮周缘特别宽,与常见的环钮有别。另外,燕鼎的盖钮还有三牺钮、兽首和鸟首钮。战国早期燕鼎腿出现有直立式的三高足。除常见的短柄豆外,战国早期流行的长柄豆最具特点。长柄豆器与盖相合,呈扁圆或圆形。战国早期燕簋造型颇为独特,皆为深腹,腹下收几乎成半圆形,腹上有双环耳,其微隆的盖饰有三鸟状钮。燕国敦多作长圆形。其中高足敦,高口,深腹、三蹄足较高,有盖,盖顶心有一环钮,近边缘处有等距离的三环钮或三鸟首。而环足敦,盖、器同形,以子母口相扣,扣合严密。盖顶与器底均置三环钮或三环足。燕匜特点突出,多为椭圆体,圆底,马蹄形高足,其鸟首流嘴上半部有活动的盖,鸟首鋬。

花纹与装饰
东周燕国铜器的花纹主要有:蟠虺纹、蟠螭纹、勾连雷纹、菱形纹、三角云纹、绳纹最为盛行,但多装饰在铜器的腹、足、柄、套环、钮等部位。以红铜镶嵌的狩猎纹和兽纹则一般施于壶、盘、豆上。

铭文特征
战国时期燕国兵器铭文中的铸铭较多,它们一般不记监造者名和铸工名,而标注燕国君名,以表示此器为国君所有。仅标明所属军队名称的兵器,如“右军矛”,则是燕国兵器所独有的。燕国兵器中刻铭较少,多几督造者、工、工尹。

5、中山国青铜器
1978年,考古工作者在河北平山县三汲发掘了一处战国时期的古城址。其中1号和6号墓为中山国王的大型墓葬。两墓出土的中山国青铜器数量多,很具典型性,对研究中山国青铜文化有着重要价值。

造型特性
圆鼎为圆腹、平底,与一般圆鼎的圆腹、圆底的形制有别。细孔流素面鼎与西周以后中原出现的带流鼎有着渊源关系,但大平底和实体封闭式流则是其独特的构思;鬲的表面是鬲的形式,但是实足,不是空足;方座豆与中原器相近,惟方座独具特色。另外,中山国的平盖豆也是极为罕见;山字形器是三支锋由下至上渐溥,削尖抹刃,两侧向下内回转成透空雷纹,下部中间有圆筒状銎。该器雄伟庄重,既是王权的象征,又是中山国的徽标;四龙四凤的案框为正方形,由四条龙头顶斗拱支撑,头拱为仿木结构建筑形式,底座呈圆环形,由两牡两牝只梅花鹿等距环列侧卧承托,结构之复杂,造型之优美,实为惊世之作;虎噬鹿插座是通体为一只斑斓猛虎。虎身躯浑圆,向右弓曲成呈S形,虎背的后部和颈上各立饰兽面的长方形銎。虎巨口张开,咬噬着一只挣扎着的小鹿。是我国古代写实艺术品中的杰作;十五连盏灯的灯体如树,由灯座和七节灯架构成,灯座平面呈圆形,饰有三条弯曲成S形的镂空翼龙,座下有三只等距离环列的双身虎承托金器。座上立两个赤膊短裳的家奴,正在向上抛食戏猴。灯枝高低错落,枝头各托一圆形灯盏,枝间小鸟栖息,群猴嬉戏,神龙飘游。

纹饰特征
中山国青铜器有的简单粗陋,有的华美精致。简陋者如鼎、圆壶、豆等。一般都为素面。精美者如四龙四凤方案、虎噬鹿插座等,多采用金属细工,所谓金属细工就是把红铜、金、银丝或片以及绿松石嵌在器表,镶成不同的纹饰或文字,中山国器嵌入的红铜和金银丝细如毛发,工艺非常精湛。

铭文特征
中山国青铜器的铭文除一件圆壶圈足上有铸铭外,其余都是刻铭,这一点也符合战国铜器铭文字体接近汉简,竖道往往引长下垂,尾端尖锐。加上书法俊秀,刀法娴熟,实为战国书法中的艺术佳品。

6、秦国青铜器
秦式青铜短剑最具特色,它的特征是颈部多加以精心修饰,有镂空或半嵝的纹饰,格部有纹。战国时期秦铜壶的地位有明显提高,可以说中原式的鼎与秦式的壶相组合,构成了本期富有特征的青铜容器基本组合形式。
秦壶皆圆壶,有三种:长颈壶,颈较细长,有盖,腹圆鼓,双铺首衔环,腹部常饰三道凸弦纹,高而斜直的圈足,口沿下有一条较窄的凸边;短颈壶,颈极短,矮圈足,腹径大于高。此壶有的嵌绿松石的两种曲线纹;直颈壶,粗直颈,矮圈足。战国晚期的秦国铜器中又新出现了前所未见的两种器类,即鍪与蒜头壶。战国中期以后,各国铸造圆形、圆孔或方孔的圆钱,圆钱上常铭有地名、货币单位等,秦在战国中后期铸造的圆形方孔“半两”钱,则一直沿用到西汉武帝元狩五年以前。

纹饰特征
秦国铜器纹饰以春秋时流行的秦式蟠螭纹最有特点。细密的蟠螭纹,龙首可辨认,惟上下勾连,铺衍得较宽少,单元界限不明朗。而变形蟠螭纹仍作上下勾连状,但龙首已不见。这是秦国铜器发展过程中又一重要变革。

铭文特征
秦国在战国中晚期的兵器刻铭中记有上下几级铸造负责者职名、人名。秦兵器铸作中央与地方两类,中央铸作兵器铭文所记依次为相邦、工师、工;相邦、诏事、丞、工,或相邦、寺工、丞、工,秦兵器铭文中的“工师”不作合文,写成“工币”或“工师”,后者较晚。

7、楚国青铜器
造型特征
鼎在器形上富有典型楚民族特色的应属束腰平低鼎,特征是侈口方唇,束腰平底,浅腹,三短蹄足,口沿二耳外侈,平盖。它流行时间较长,约从春秋中晚期至战国晚期。还有一种自铭“汤鼎”的小罐形鼎,也是楚系铜鼎中的一种形式,这种宽肩直口的小口鼎,有的在器颈两侧还有提链。战国时的楚鼎足造型独有特点,均较细长,而足的上部则紧靠鼎腹的下部;簋在春秋晚期楚国有一种方座簋开始流行,方座的每面有方形的缺口;曾侯乙墓出土的楚国铜敦,形体不大,体呈卵形,长足,别具风格;盏是楚国青铜器的特殊器种,一般作圆腹,直口,圆底,下有三短足,二腹耳,常有盖,盖上有环纽。而自名为“盏”的“王子申盏”,器形为圆形。直口、圈足;镂孔筒形器是楚国的一种独创。器呈筒形,口微侈,平底,下有三短兽面蹄足。器身与底均镂孔,身饰六组镂孔兽面图案,上还有三角纹、涡纹。器的口部与下部镶嵌有红铜的云纹带,整体华丽美观;节是通行的凭证。1957年在安徽发现了五枚鄂君启的节,其中舟节、车节三。节上铭文记录了水陆通行路线和车船数目等;考古发掘资料和殷商甲骨文和金文的有关文字,证明夏商以来,海贝是当时主要的货币形式。

花纹和装饰
楚国青铜器的纹饰,除大多与中原地区无大区别外,也存在一些自身的特点。
楚器上的立体浮雕装饰技高一筹,器足、耳和钟、鎛的钮,常铸浮雕动物。以失蜡法铸造的圆铜器出现,这种新技术使得青铜器的装饰更加细腻精美。
鼓凸呈粟粒状的变形蟠螭纹是具有楚国独特风格的花纹,凤鸟纹已极度简化,凤鸟之身仅用线条勾勒出。云气纹是指流畅的回旋线条责成负责多变的带纹。

铭文特征
楚国铜器铭文与中原地区相比,有很大的特殊性,不但有异形字,而且还创造了许多新字,在字的结构与笔画上也出现新的特点,字形修长和字体方扁。春秋时期到战国中期楚国金文的形体特征是字颀长,笔画迂曲、流畅;战国晚期金文变得扁平,笔短且弧笔多,比以前草率许多。战国时比较常见的“物勒工名”形式的铭文,多数是在铜器铸成后用利器在器表刻出来的。且多出自工匠之手,字迹较潦草。

8、吴越青铜器
吴越盛行富有区域特征的青铜器,主要有鼎、簋、尊、卣、盘等。
吴越鼎与中原的大致相同,区别是口沿上立耳较小,圆底浅腹,少数为深腹,三足细高而外撇,人称“越氏鼎”。这种鼎一般容积较小,外观也不厚实强壮,三足做外撇状,给人以稳定感;吴越地区没有带盖簋和圆足下支三小足的簋。簋耳下也很少有垂珥。概括地说,吴越的簋大多体矮,圆口,口沿较卷,低颈,横宽腹,圈足较低,器形的变化较多。簋儿的样式是多样的,多是兽儿、环耳、矮空耳,少数的簋耳配置垂珥或镂空花脊。此外,吴越地区还有一种簋,体甚矮,敞口,沿外侈,颈微束,口径之大上一器高的三倍左右,腹浅而鼓,腹两侧镂空六形耳或扁圆形耳,这是一种形如浅盘的变形簋,为吴越地区所特有;尊在中原地区西周晚期已消失。到了春秋晚期淮河以南和江南又重新出现。吴越尊的腹部出成丰满的圆弧状或相当突出的扁球形,两者有显著的区别,尊颈和腹部的纹饰独具地区的特色;卣在中原地区早在西周穆王后就退出了礼器的行列。可春秋晚期又在江南出现。这些卣仍是有盖,有提梁,多椭圆体,低圈足,腹部有垂腹式、鼓腹式和圆球式。卣的局部或细部都具有一些地区特点。有的提梁两端的兽首显得臃肿,形体偏高而不协调。有的盖置鸟钮,颈部有地方特色的纹饰;吴越地区除少数仍沿用中原的饿盘式外,大多是具有地方特色的,这些盘多圆壁周边较直,圈足较低而直下,附耳多贴近器体,耳高仅及器口;钲是古代军用的一种打击乐器,又名“丁宁”,其体作合瓦形,较狭长,下有执柄。钲此时主要出现于南方地区;铎是古代乐器。但传世自铭为铎的形体并不大。铎有柄有舌,持柄而振,舌撞铎体发声。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矛大多是柳叶形窄刃式,矛身有窄有宽,骹部有长有短,骹端内凹,可分为吴越两式。吴矛的特征是骹捕銎管较长,本部突出后锋,或本部较宽弧而无刺,骹部末端均作外撇式,正视呈尖叉形。而越矛的普遍形式为矛本部宽圆弧纹,骹口向内浅纹呈弧状;剑多数是狭前锷,柳叶身,有格,柱茎,圆首。

纹饰特征
吴越青铜器流行的纹饰有的模仿中原的纹样,但仔细观察,它的局部总有不一致的地方。有的甚至在格式上变化了,改变了中原纹样的正常比例和形状。而更多出现的则是有着吴越地域和时代特色的纹样,主要有以下六种:
1、交连纹:线条为横向钩形分歧,单位纹饰上下交连,单位之间有界栏,或简单或负责,有疣状的突出物,并处于固定的位置,这种纹饰为中原和其他地区所未见,是吴越特色。
2、棘刺纹:在小方格内,有横直线条为地纹,每一方格内有一枚具有一定长度的青铜刺,细如针尖,整体看是密集丛生。
3、方格纹:似方形或长方形格子状,纹用多条较长的横竖单线条,外加较短的小曲线组成,线条细如毛发,纹样似网格,多见于吴越矮体簋腹。
4、编织纹:用多条平行的横线和竖线组成,有的加饰其他纹样。
5、锯齿纹:像锯齿似地排列成带状,通常是上边的锯齿尖向下,下边的锯齿尖向上,相互对应。多用作界栏,饰在主纹上下或器颈与足上。
6、折线纹:将一条较短的直线经过正常折或再折,变成矩形或重叠的人字形纹样。

铭文特征
吴越青铜器铭文,字体清新秀丽,结构多用纵式。它的发展过程,大约先是结构细长,笔画秀整,显得十分华贵典雅。在这基础上进一步修饰发展成结构繁缛,笔画回环。春秋中期出现了花体书体,实即篆书的变体,人称“鸟虫体”,是一种带有装饰性的类似图案文字的美术字,大多用回环盘曲的蛇虫形纹饰或鸟形图案作为附饰。“鸟虫书”变化丰富多样,表现出强烈的装饰意识。

9、北方民族青铜器的鉴定
这一时期动物纹器物,无论题材,造型风格和铸造技术都有着明显的特征。首先,动物纹的题材除表现家畜和猫科猛兽、鹰鸟头像外,还有各种完整的动物形象,诸如虎、狼、羚羊、绵羊、鹰、刺猬、鹤、鸭等。动物相斗或撕咬的造型大量涌现,如虎豕相斗、狼背鹿、狼食盘羊、虎吞鹿等,这种题材在两汉时期更为流行。这一时期还出现了虚幻动物形象和后半个躯体翻转的动物形象。第二,圆雕动物形象明显增多,铸法新颖,造型生动。同一种动物表现不同的姿态,作伫立或伏卧,低头或昂首,惊吓或停息,远眺或嘶鸣。动物各部位比例适宜,肌肉丰满,鹿躯体浑圆,两眼炯炯有神,雄鹿巨角贴背,分作枝丫,异常动人。有些动物像鹿、鹤等,往往雌雄相伴,成对出现。这一时期出现的透雕动物纹饰牌,尽管数量不多,但可作为两汉时期流行的透雕动物纹饰牌的祖型。第三,这一阶段前期动物纹的主要特征是制作比较粗糙,没有着意刻画动物各部位的细部特征,完整的动物形象多处于静止状态。而后期动物纹的特点,与前期比较,不仅制作精美,而且题材增多,动物各部位的特征刻画细腻,完整动物除刻画景致的动物外,还塑造动物相斗或嘶咬,猛兽吞食食草动物,以及虚幻动物形象和后半个躯体翻转的动物形象。

来源:网络

发布者:正在核实中,转载请注明出处:中国民艺网 https://www.mjys.org.cn

(0)
正在核实中的头像正在核实中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server@miys.org.cn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00,节假日休息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