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卡,简单地说是西藏的卷轴画。根据记载,西藏在七、八世纪时就开始绘制唐卡,这种做法源于印度说书、讲故事时悬挂图像,逐一指点、宣讲的习俗。但从目前所见形式看,唐卡似乎更多地受到汉地绘画艺术的影响。绝大多数唐卡表现的是藏传佛教的主题;也有很少一部分表现其他题材、服务于其他内容。其张挂展示的方式也与佛教仪式有莫大关系;收存时有一定的规则,需由下向上卷成一束,否则会被视为亵渎神圣。
对于藏传佛教僧尼们来说,唐卡乃是修行时必不可少的用具,礼拜唐卡可获功德,同时也要通过观看唐卡、引发关于佛像义理的联想。同样地,在家信徒也要请画师绘制唐卡并加以供奉,有人还亲自作画,奉献给寺院装饰殿堂。最壮观的则是节日和法会时的晒佛仪式了,僧人们将寺院中珍藏的唐卡取出郑重展示,向民众及香客展现净土世界的光辉,佛陀祖师的伟大,或说或唱,载歌载舞,场面隆重而盛大。平常室内供奉用的唐卡一般不逾一米,但晒佛时展开的巨幅唐卡能够铺满整整一面山。唐卡采用的材料很广泛,既有纸张、布帛、丝绢之类,也有画在皮革上的,皮革唐卡多属蒙古草原上虔信藏传佛教的牧民的珍品,出现的年代较晚。在大漠草原上,兽皮材料远比纸张容易获得,牧民们便将唐卡画在羊皮、鹿皮和牛皮等材质上,尤以羊皮唐卡居多。国唐则是运用织绣等工艺,惟妙惟肖地表现出各种形象。织锦是在纺织时采用各种提花手段,直接织出丰富的形象与图案来。缂丝是一种高级的织锦,采用通经断纬的方式织成,可以将人物形象表现得更加厚重圆满,宋代开始出现,元代因大量掺用金线而倍增富丽。唐卡也有很多绘画流派,绘画流派、信仰宗派和地理分布等因素交相作用,使得唐卡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面貌。单单从唐卡的底色来看,就有金唐、朱红唐与黑唐等几大类。金唐璀璨夺目,绚烂动心,具有非常浓厚的宗教感。
唐卡表现的题材是十分丰富的,既有汉传佛教艺术中常见的佛、菩萨、天众像,说法图和净土世界的诸般绝妙景象,有释迦牟尼的生平事迹;也有一些非常独特的内容,如祖师、活佛、藏王的画像,大昭寺、萨迦寺等佛教圣地的景观,跳神、法会、说法等宗教活动的场面,甚至还细致地表现了法器、供养具和乐器等等具有宗教意义的物品。此外,由于藏传佛教教义和神系的特殊性,很多神灵的形象为内地所不见、或者与内地的形象有很大差别。
来源:中国民间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