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地”画乡的作品,多是反映老百姓特别是农民所熟悉的生活,善于从老百姓的生活侧面和细节中,关注看似平常的美好瞬间加以直观描绘,以小见大地表达作者积极乐观的生命态度。他们善于发挥民间绘画艺术的特长,时常带有积极的浪漫主义色彩
□ 农民画中的用色,质朴、大胆、纯粹,形式感很强。属于那种从心里流淌出来的自然的灵感 和美,让人特别感动,特别有震撼力
6月10日,记者走进庄河市文化馆,被一幅幅民间绘画所打动,怎么也不会相信这些作品出自农民之手。画面上,从鸭绿江畔到黄海之滨,从千山山脉到渤海海岸,山韵海味,弥漫着浓郁的乡土气息,无不让人领略到一脉相承的乡风民俗和人文情结。“庄河、金州、东港、宽甸、岫岩现代民间绘画作品联展”在这里举行。此展展出近80位农民画家不同形式和风格的佳作150余幅,是“五地”画乡建设成果和群众美术创作的集中展示,也是乡土文化魅力的一次展现。
庄河、金州、东港、宽甸、岫岩同是国家文化部命名的“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共同的责任、共同的热爱和向往,把五画乡紧密联系在一起。整个五地画乡的作品,多是反映老百姓,特别是农民所熟悉的生活,善于从老百姓的生活侧面和细节中,关注看似平常的美好瞬间加以直观描绘,以小见大地表达作者积极乐观的生命态度。他们画土地、画大海、画猪狗牛羊,画农家小院,也画他们美满幸福的新生活。他们善于发挥民间绘画艺术的特长,时常带有积极的浪漫主义色彩。
《放鹅》吕全吉作
庄河现代民间绘画,有着与众多画乡一脉相承的民族文化传统及民间艺术特质。但重要的是庄河民间绘画逐步形成了有民间文化传统,有山韵海味的乡土气息和富有鲜明时代精神的民间绘画新风,涌现出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创作群体,也出了一批有影响的佳作。这种现象的产生要源于庄河的人文历史源远流长。庄河的先人不仅留下了罕见的北吴屯古人类遗址及其出土的“玉鸟石雕”、“人面陶”等珍贵文物,还留下了“仙人洞庙”等众多保护文物,以及至今尚存的庄河老镇“清代一条街”建筑群,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庄河剪纸”等。这种文化底蕴,不仅滋养了庄河人淳朴、浪漫的乡风民俗,也培育了庄河人崇尚艺术的情愫和土生土长的民间美术。清末民初至解放后,庄河出现了喜禅等影响东北和山东一带的本土画家,老百姓收藏他们的画作蔚然成风。产生于上世纪50年代农村的 “墙壁画”、70年代引誉省内外的“庄河农民版画”和影响全国的宣传画、年画,以及上世纪80年代民间剪纸的全面复兴,到新型“农民画”产生与发展,加之上世纪90年代出现的“国画热”等,构成了庄河百年的群众美术发展史。如今已跻身全国区域经济百强县的庄河,民间绘画有了创作群体、代表作,并屡屡参加各种展览、文化交流活动。1992年,庄河市被文化部授予“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2005年被评为“全国文化先进县”。以于同乐、刘桂梅、王顺国、倪真礼、潘文科等一批从黑土地上成长起来的代表性人物,他们一手拿锄头,一手拿画笔,20多年来,共创作各类作品400余幅,有近百幅作品参加了省、市综合展、精品展及全国性展览、展销等活动。而东港、岫岩、宽甸的农民画,则采用意念造型的手法,构图方式独特,创作题材具有浓郁的地域性和时代感。如鲁世锋、白绦、姚孝法等人的作品粗犷细腻,栩栩如生。
采访中,站在记者面前的于同乐,皮肤黝黑,乡音浓重,言辞不多。他的作品以反映渔家生活为主,人物夸张、色彩艳丽,看似笨拙、幼稚,却传达出一种幽默、活泼、豁达的渔乡情趣。早在1991年,就被国外人士收藏。在他任带头人的栗子房镇创作基地,从最初的几个人如今已发展到100多人,影响越来越大,创作也越来越精。
记者在庄河市文化馆收发室见到了王顺国,这是他打更守门的地方,也是他的画室,墙上挂满他的作品,凳子上摆着画笔和水彩,5年前,王顺国来文化馆,此前,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但多次参加庄河市文化馆举办的美术创作班。他说他感谢庄河市文化馆给他这样一份工作,使他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农民画。
现代民间绘画独有的艺术形态和表现特征,在百姓中有相当的审美认同。专家们看重这一传统民间艺术在新时代焕发的生命活力和新鲜的文化遗传气质。外国人则更关注其极具民族性的艺术神秘,看好这种来自民间,追求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生活艺术及有独到艺术魅力的审美价值。一位专程从北京来观看展览的专家说,这些农民画中的用色,质朴、大胆、纯粹,形式感很强。属于那种从心里流淌出来的自然的灵感和美,让人特别感动,特别有震撼力。
此次“五地”画乡的作品是庄河市首届“文化艺术节”的重要活动内容之一。随后在五地巡展。如何像陕西户县和上海金山等地的农民画走向市场,是我们不能不思考的问题,庄河现代民间绘画将走出一条自己的路。
来源: 辽宁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