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玩具在宋代有了重大的发展,出现以制作泥玩具为业的民间艺人,泥玩具成为商品,城镇市场上出现了专售泥玩具的货摊、货担。从古籍文献记载可以推知宋代的主要泥玩具是磨喝乐与黄胖。
磨喝乐也作“摩喉罗”、“摩侯罗”、“魔合罗”,是流行于宋代的一种泥塑小娃娃,在农历七月七日之前大量上市,是节令性泥玩具。
北宋京都汴梁城内的“南渡”一带十分繁华,每逢“七夕”都在后市众安桥、潘楼街东门外“瓦子”、州西梁门外“瓦子”、北门外、南朱雀门外街以及马行街等处出售磨喝乐。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说:
“(磨喝乐)乃小塑土偶耳,悉以雕木彩装栏座,或用红纱碧龙,或饰以金珠牙翠,有一对直数千者,禁中及贵家与士庶为时物追陪。”
金盈之在《醉翁谈录》也说:
“京师是日多博泥孩儿,端正细腻,京语谓之摩喉罗。小大不一,价亦不廉。或加饰以男女衣服,有及于华奢者,南人目为巧儿。”
《西湖老人繁胜录》则更具体的描绘了磨喝乐的穿戴:
“御街扑卖摩侯罗,多著乾红背心,系青纱裙儿;亦有著背儿戴帽儿者。”
有关磨喝乐的描写还可以在吴自牧的《梦梁录》中找到,该书“七夕”条下说:
“内庭与遗宅皆塑卖磨喝乐。又名摩喉罗孩儿,悉以土木雕塑,更以造彩装栏座,用碧纱罩笼下,下以桌面架之,用碧张罩宠之,下桌面架之,用青绿销金桌围护,或以金玉珠翠装饰尤佳。”
现在已无法见到当年磨喝乐的实物标本,只能从上述文献记载中知道磨喝乐的大致形式:这种小泥娃娃做工精致,容貌端庄,安放在彩绘木雕的小栏座上,并罩有红纱或碧纱制成的罩子。小泥人穿着乾红背心,系着青纱裙子,有的还戴着小帽子,规格品种非常丰富,“大小不一”。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七夕”条下还说:
“七夕前三五日,车马盈市,罗骑满街……又小儿买新荷叶执之,盖效颦磨喝乐。”
《梦梁录》中也说:
“市井儿童,手执新荷叶,效摩喉罗之状。此东都流传,至今不改,不知出何文记也。”
孩子手执荷叶模仿磨喝乐,可见小泥娃娃一定是手执荷叶的。现在的泥玩具娃娃多以彩绘表现衣饰,磨喝乐却需另加衣饰,用纺织品、丝织品做成小衣裙小帽子穿戴在小泥偶的身上。
磨喝乐并不单是东京的特产,外地产品也运至东京销售,其中最有名的是苏州货,陈元靓在《岁时广记》中说:
“磨喝乐南人目为巧儿,今行在中瓦子后市街,众安桥卖磨喝乐最为旺盛,惟苏州极巧,为天下第一。进入内庭者以金银为之。
对苏州磨喝乐的称赞还见于其它文献,这里不再例举。苏州市虎丘山下出产一种滋泥,很适合制作泥具,明代盛行“塑真“工艺,也以苏州所做最为著名。由此分析,宋代苏州的磨喝乐被誉为“天下第一”,并不过分。
磨喝乐的用途:一是用于“七夕”乞巧;二是为祈生男孩。薛能在《三体诗语》中引《唐岁时纪事》说:
“七夕,俗以蜡作婴儿形,浮水中以为戏,为妇人宜子之祥,谓之化生。本出西域,谓之摩喉罗。”
唐代磨喝乐是用蜡做的,用来祝愿妇女生男孩。宋代磨喝乐同样具有“宜男”的寓意。
出售磨喝乐除采用普通的买卖方式外,还有采用“扑卖”的方式——这是流行于宋元时期的一种售货方法,小商贩以赌博招揽生意,多以投掷铜币为之,视铜币正反面多寡定输赢,赢者得物、输者失钱。宋人鲁应龙在《闲窗括异志》中记载:
“梦人持巨蟹扑卖,一扑五钱皆黑,一钱旋转不已,竟作字。”
“字”即指铜钱的正面,背面则称为“幕”。据《东京梦华录·诸色杂卖》载:
“每日如宅舍宫院前……扑卖冠梳、领抹、头面、衣着,动使铜铁器、衣箱、磁器之类。”
可见当时“扑卖”形式非常流行。后代流行于城镇的“转糖得彩”、“升官图卖糖”等售货形式即是“扑卖”的延续。扑卖者带有赌博的性质,又有游戏的色彩,用于出售泥玩具是很相宜的。东京设有许多“扑卖”磨喝乐的处所,陈元靓《岁时广记》引《墟词》说:
“天上佳期、九衢灯月交辉、摩喉孩儿,斗巧争奇,戴短檐珠子帽,披小缕金衣。嗔眉笑眼,百般地敛手相宜。转睛底功夫不少,引得人爱后如痴。快输钱,须要扑,不问归迟。归来猛醒,争如我活底孩儿。”
这首词形象生动地描写了当时扑卖磨喝乐的情景。
在20世纪80年代初,江苏省镇江市出土了一组儿童嬉戏泥塑,共5个小孩,分别做角牲、踢蹬、观望诸式,造型生动有趣,素胎泥土本色,不施彩绘。有人认为这一组泥娃娃就是磨喝乐,但证据却不够充足。因为磨喝乐是单个的泥人工智能,最多是一对,未见有群体磨喝乐的记载;磨喝乐的衣饰应是另外做好加上去的,而镇江泥塑的衣服却是用泥塑成的,且均为大襟、长裤、这与磨喝乐是红背心、青纱裙的记载也不相符。因此,这一组泥塑儿童群像当是宋代儿童游戏的真实写照,是研究古代雕塑的珍贵史料,但不是磨喝乐。
真正的磨喝乐目前沿未找到。在陶质或瓷质的宋代遗物中可以找到与磨喝乐极其相似的娃娃偶像。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实物资料室藏有两件宋代白瓷彩绘小娃娃,高6厘米多,衣饰为红绿彩涂染,双髻和刘海用黑色描出,怀抱一枚大钱其琛,形态稚拙、喜眉笑眼,十分惹人喜爱。作品系脱模印制而成,与现在泥玩具中的模制泥娃娃极为相似。
河南省博物馆陶瓷藏品中也有一件宋代“白釉加彩童子”,出土于河南禹县扒村窑址。童子骑坐在鼓形绣墩上,上身着背心,敞怀袒腹,腰间扎带,带垂至于两腿脚间;童子手持荷叶,仪态端庄。通体高21厘米,着白釉,红黑彩釉钩画眉目、头髻及服饰。按其形制,是现在所能见到的最接近磨喝乐的作品。
另一件近似于磨喝乐的陶瓷娃娃是台湾省林柏寿先生所藏的白胎彩绘童子,高9.1厘米,童子坐在平形地板上,手持圆形物(疑为铜钱),双目凝视、若有所思。红绿两色填染纹饰,黑色勾勒鬃发眉目,虽彩绘部分出现局部剥落,仍能看出作品浓郁的民间艺术风格。
以上各例虽然不能最终确认是磨喝乐,但是磨喝乐的风貌却由此可见一斑。因为这些作品无疑是受到了宋代著名泥玩具的影响,对了解磨喝乐的真实原貌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从名称上看,磨喝乐与泥娃娃之间没有明显的联系,因此,许多研究者都曾对磨喝乐进行过考证。现在已有两种解释:第一种解释认为磨喝乐即兴是梵文“摩喉罗”的讹音,原意指佛教神名,称为“摩喉罗迦”,亦作“莫呼勒迦”,是梵文Mahoraga的单译。在《大毗庐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及唐·慧琳《一切经音义》中均有记述,称摩喉罗迦为“天龙八部之一”。按佛教经义,将诸天、龙、鬼神分为八部。晋代时隔不久,中国已出现关于“天龙八部”围绕世尊的记载。所谓八部即:一天、二龙、三夜叉、四乾闼婆、五阿修罗、六迦楼罗、七紧那罗、八摩喉罗迦。因“天”与“龙”居八部之首,故名“天龙八部”。摩喉罗迦是大蟒神,人首蛇身,又称“胸行神”。《东京梦华录》中提到磨喝乐时,作者注曰:“本佛经摩喉罗,今通俗而书之。”可见当时是把这种小泥石流偶与神佛相提并论的。摩喉罗迦既然是大蟒神,何以成为儿童玩具呢?这令人非常费解。因此,又有人提出了另一种解释:认为磨喝乐是梵文“罗喉罗”的音译讹传。邓之诚先生在注翻《东京梦华录》时即例此为一说,并引《五百弟子本起经》做注。罗喉罗是释迦牟尼佛的亲生儿子,曾在母腹7年,生于释迦牟尼成道之日。佛归来后,罗喉罗的母亲,释迦牟尼的妻子为雪清白,令罗喉罗挂“欢喜丸”赠父。佛会其意,遂将诸侍者尽化为佛。罗喉罗却持赠无误,显示了他的聪颖的慧根。他15岁出家,在佛的十大弟子中密行第一。罗喉罗的意思是“覆障”,是因他居母腹7年而得名。佛经记载罗喉罗的身世与磨喝乐泥偶在生活中的作用似不无联系,他天生聪颖、密行第一,在七夕时用以“乞巧”当是很相宜的。如结合唐代流行的蜡制“磨喝乐”——“化生”考察,其大意也可通。“化生”原为祝愿妇子“宜男”的祈祷用品,若解释为由罗喉罗而来,也不无道理。
以上两种解释虽未成定论,但二者都认为磨喝乐源于佛教。这也明确地体现了民间玩具形成和发展的文化基础,显示了玩具与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历史上宗教信仰与宗教传说曾多次为民间玩具的诞生提供了契机,磨喝乐的盛行正是这一规律的有力例证。
宋代流行的另一种泥玩具是“黄胖”。据《东京梦华录·清明节》记载:
“都城之歌儿舞女遍满园亭,抵幕而归,各携枣锢、炊饼、黄胖、掉刀、名花、异果、山亭戏具、鸭卵、鸡雏,谓之门外土宜。”
这里明确地记载了黄胖于清明时节大量上市,是一种节令性较强的泥玩具。叶绍翁《四朝闻录》中载有《黄胖诗》:
“韩《佗胄》以春日宴族人于西湖,用为木偶,名曰‘黄胖’。”
关于韩佗胄春宴事,明朝人李翊在《戒庵老人漫笔》中也曾提及,李翊援引《怡颜录》说:
“韩佗胄以冬日游西湖,置宴南园,席间有献迎春黄胖者,命其族子院判赋诗云:‘脚蹋虚空手弄春,一人头上要安身,忽然线断儿童手,骨肉都为陌上尘’。”
据上述记载,黄胖当是迎春时节的土制玩偶,常在宴会上使用,并具有活动的性能。因此,黄胖很可能与劝酒之具——“酒胡子”相似。“酒胡子”是可在桌面上摇动行走的泥纸人形,停在哪位客人面前,该客即兴饮酒,后世演变为不倒翁;黄胖胖的即是玩具之一种,在南宋时盛行期,多用于是豪门贵戚饮宴。民间则为迎春土仪。
此外,宋代辘州也出产泥玩具。辘州地区一体化处今陕西省北部,即今陕北富县。当时所产泥玩具非常精美,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曾有详细记载:
“承平时辘州田氏作泥孩儿名天下,态度无穷,虽京师工效之莫能及。一对至值十缣,一床至值三十千。一床者,或五或七也,小者二三寸,大者尺余,无绝大者。予家旧藏一对卧者,有小字云:‘辘峙田妃制’。绍兴初避地东阳山也,归则亡之矣。”
辘州泥人曾流传至“京师”,京师工匠居然效仿不成,可见辘州泥人的精湛与独特。陆游在《渭南文集》卷二九中再次提到辘州泥人,说:
“莫言无妙丽,土稚动金门。盖辘州善作土偶儿,精巧虽都下莫及,宫禁及贵戚家争以高价取之。”
宋王室渡以后,偏安一隅,以丧权失去换取了暂时的清平,加上大量北方人民南移,南方手工业得以迅速发展,形成了不起许多著名的工艺品。在南宋京城临安(即今浙江省杭州市),到处兴建酒楼、茶肆、店铺、集市、为手工艺品的销售提供了广泛的流通渠道。西湖一带的民间工艺品已形成了特有的风格,成为与北宋东京的“门外土宜”相对应的“湖上土仪”,这其中就包括泥玩具。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载:
“临安风俗嬉游,游湖上者竞买泥孩子、莺歌、花湖船回家,多送邻里,名曰湖上土宜。”
这些泥孩儿等泥玩具均产自杭州市区。泥玩具艺人居住的地址因此得名为“孩儿巷”。〈得树楼杂钞〉十卷上说:
“按杭州至今有孩儿巷,以善塑泥孩儿得名,盖仍南渡之俗。”
孩儿巷一直沿用到现在,这一巷名记录了古老的民间工艺的繁荣与兴衰。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