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历史溯源
舞狮在我国有悠久的厉史。那么舞狮始自何时?《汉书·礼乐志》中”就有’象人”,一词的记载,何谓”象人”,三国时魏人孟康的注释说:”象人就如今(指魏国)扮演鱼、虾、狮子的伎人。”可见,我国约在两千多年前就有舞狮了。在唐朝,薛用弱撰写的《集异记~王维》曾详细地记述了一个与舞狮有关的故事:以诗画驰名于公卿之间、任太乐丞的王维,因手下伶人擅自舞《黄狮子》,《黄狮子》舞如皇帝不在场观看,是不能表演的。王维违犯了这个规矩,被免职贬作济州(今山东济宁)司库参军。在唐《太乎乐》中记载有《五方狮子舞》。该舞表演时,由伎人扮演五头五种颜色不同的狮子,每头狮子由两名戏狮子的狮子郎牵着,狮子郎手里拿着红拂子逗引狮子,狮子作俯、仰、腾、跃各种动作,同时还有一百四十人高唱着《太平乐》伴舞。这不难看出,当时的演出场面是十分壮观的。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西凉伎》诗中,对狮子舞作了详尽的描述:”西凉伎,西凉伎,假面胡人假狮子。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贴齿。奋迅毛衣摆双耳。……”从上述史料中,我们可以看到舞狮在唐代从形式到技巧都已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
随着时间的迁移,舞狮的发展变得更丰富更多样。在宋代的百戏中,有孩儿扮狮戏球舞,还有狮豹合舞。清代的舞狮更别具特色,加北京”走会”图中的舞狮,表现出一对大狮子,各带一只小狮子,旁边有两个狮子郎在逗引狮子。大狮子的形象显得威猛,很有情趣。在我国民间,上元节舞狮子是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盛事,每到农历正月十五前后,我国的许多城镇和乡村都要表演舞狮子。现在我国流行的舞狮,有文狮、武狮之分。”文狮”动作细腻诙谐,主要表现狮子的活泼及嬉戏神态,如抡球、戏球、舔毛、搔痒、打滚、洗耳、打磕睡等,富有情趣性;”武狮”则重技巧和武功的运用,如腾、闪、跃、扑、登高、走梅花桩等高难动作,表现狮子的威武性格。
二、各地舞狮
在长期的流传中,通过民间艺人不断的创造,形成了不同地区的舞狮有不同的风格与特色。如北京高碑店的《舞狮》,以狮头重量见长,狮头重达90余斤;河北徐水县的舞狮动作娇健,能跃上五张方桌子,在桌面上表演;安徽的《手狮子》小巧玲珑;山东的《大狮子》在硝烟弥漫中,腾空蹿跳,既惊险又显勇猛;四川的《高台狮子》和《地盘狮子》以演绎破阵法为特色:.”在少数民族地区,也有舞狮子的习俗,青海省藏族的《雪狮》就很有特点。广东醒狮舞以其独特的造型、雄壮的鼓乐、南派武功等特色,在国内外都获得很高的声誉,影响甚远。
三、狮舞·徐水舞狮
申报地区或单位:河北省徐水县
1、 徐水舞狮简介
河北是北狮的发祥地。徐水县北里村狮子会创建于1925年,以民间花会形式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得以迅速发展。徐水舞狮的基本特征是外形夸张,狮头圆大,眼睛灵动,大嘴张合有度,既威武雄壮,又憨态可掬,作为中国北方舞狮流派发祥地之一的徐水舞狮,以其精湛的技艺,长时期享誉中外杂技舞台。
2、 徐水舞狮的特点
徐水舞狮的活动时间主要在春节和春季寺庙法会期间,徐水舞狮的表演形式是由一名或两名武士(俗称”狮郎”)手持绣球引逗一头或数头狮子。一头狮子由两人扮演,一人耍狮头,一人耍狮尾,表演时由两人前后配合,前者双手执道具戴在头上扮演狮头,后者俯身双手抓住前者腰部,披上用牛毛缀成的狮皮饰盖扮演狮身,两人合作扮成一只大狮子,称太狮;另由一人头戴狮头面具,身披狮皮扮演小狮子,称少狮;手持绣球逗引狮子的人称引狮郎。引狮郎在整个舞狮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他不但要有英雄气概,还要有良好的武功,能表演”前空翻过狮子”、”后空翻上高桌”、”云里翻下梅花桩”等动作。引狮郎与狮子默契配合,形成北方舞狮的一个重要特征。在表演上分为”文狮”和”武狮”,前者的主要特点是刻画狮子的温顺的神态,如搔痒、舔毛、打滚、抖毛等动作,后者则表现狮子勇猛的性格,如跳跃、跌扑、登高、腾转、踩球、钻火圈等。新中国成立后,在传统表演形式的基础上,进行了加工整理和改进,将”文狮”与”武狮”的技艺精华巧妙地糅合在一起,既表现了雄狮的勇猛和活泼,又表现了耍狮人的勇敢和智慧。许多惊心动魄的舞姿,象征着中华民族的崛起和不畏强暴的英雄气概。
徐水县的舞狮子,仿照历代石狮的形态,在色彩、造型、装饰等方面利用夸张的艺术手法精心制作而成。古雅圆大的狮头,宽阔隆起的前额,黑亮有神的活眼睛,前伸而突起的鼻子,张闭有度的大嘴,稍微颤动的双耳,五官起伏有致,加之头顶用彩绸扎成的彩球的映衬,更显得狮子的威武雄壮,憨态可掬。
脖子上安的一圈响铃,随着狮子摇头晃脑的动作而丁当作响,煞是惹人喜爱。在表演过程中,演员配合默契,能模仿真狮子的看、站、走、跑、跳、滚、睡、抖毛等动作,形态逼真,还能展示”耍长凳”、”梅花桩”、”跳桩”、”隔桩跳”、”亮搬造型”、”360度拧弯”、”独立单桩跳”、”前空翻二级下桩”、”后空翻下桩”等高难度技巧。狮子暴躁、凶猛、嬉戏、亲昵的性格,神态多变,形象逼真,活灵活现,惟妙惟肖。
3、徐水舞狮的现状和传承
徐水舞狮在中国民间艺术表演中占有重要地位,1953年,徐水县的狮子的舞演员牛洪汉、牛忠志、牛世宗等随同中央歌舞团参加了在罗马尼亚举行的第四届”世界青年联欢节”,当时演出的主要技巧是双狮耍长凳和梅花桩,动作有走桩、单跳、连跳、隔桩跳、狮子亮相造型,受到国际友人的欢迎,夺得一等奖。回国后在杂技舞台上流行开来,先后出现了小狮子爬杆、大狮子悬空戏水等动作。到20世纪60年代初,他们又结合杂技特点,排练出了技艺性更强的狮子踩大球过板技巧。这一既合理又有趣的动作,不仅使人耳目一新,也提高了杂技狮子舞的技巧性。近年来,他们在一些大型文艺晚会上表演的梅花桩前后滚翻、二阶空翻、后空翻踏跳板、驮两个小狮子、四狮双层踩单球过板等高难技巧,通过电视的录像、转播,更是吸引了亿万观众。河北省杂技家协会于2001年10月正式命名北里村为”杂技舞狮之乡”。目前,由于舞狮道具昂贵、培养新人不易等原因,徐水舞狮面临传承危机,亟待有关部门加以抢救、扶持。
四、狮舞·天塔狮舞
申报地区或单位:山西省襄汾县
山西省襄汾县陶寺村的”天塔狮舞”又叫”狮子上板凳”,相传始于隋唐,历经宋元明清,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它以惊、险、奇、绝、美的艺术特点而被誉为”华夏一绝”。
天塔狮舞具有惊、险、奇、绝、美的艺术特征。塔台高高耸立,动作大起大落,令人惊叹;表演过程它在没有任何保护措施,全靠平衡、力量、胆量和技巧,内含科学的力学原理,再加上安全的保护措施,看上去险实则无险;9个人要同时登塔,表演水中捞月、蜻蜓点水、瑶池摘星等,狮子眼、舌、尾活动自如,能做出口吐条幅之类的表演,使人感到稀奇;天塔狮舞在力量中融入技巧,特技中渗透文化,堪称一绝;这种高台表演,空中造型优美,显示出动人的魅力。
天塔狮舞具有独特的表演形式和高超的绝技。天塔狮舞曾获中国第七届艺术节优秀奖,山西省第一届及第三届广场文化节金奖。当前,抢救、保护、研究狮舞,对美学、民俗学及音乐舞蹈史的研究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五、狮舞·黄沙狮子
申报地区或单位:浙江省临海市
黄沙狮子始于北宋年间,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因发源于浙江台州临海市西北约30公里的黄沙洋(今属于白水洋镇)而得名。当地民风淳朴敦厚,崇尚习武健身,舞狮民俗由来已久。
1、历史溯源
黄沙狮子的历史相当久远。相传南宋年间,黄沙洋来了一个金华拳师,叫杨显枪,他精通棍棒刀枪,在白水洋村建了武馆,一时台州各县的拳坛好手都聚集到这里,来学的弟子络绎不绝,他们又组织了狮子会,专打抱不平,反对贪官污吏和横行乡里的富豪、霸头,深得老百姓的拥护。相传说,杨开设的武馆没有大门,只开窗户,师徒平日出入,都靠飞檐走壁,翻墙入室。又传,有一年杨显枪带着弟子们在苏州表演,当地有一富户十分霸道,既要他们演出,又不付给酬金,一怒之下,杨显枪就地一跺脚,把个平整光滑的石板大院震得石碎板翘,富家见状,吓得连声求饶,杨家师徒倾刻翻墙而去。从此,杨显枪的威望日高,尚武习武也成了黄沙洋的时尚,连黄沙狮子都打上了尚武的”烙印”。在杨显枪的调教下,黄沙狮子的演技日臻完美,他们把民间的武术和舞狮有机地结合起来,融为一体,很受广大观众的喜爱。
2、黄沙狮子特点
黄沙狮子素以高难度的演技扬名乡里。黄沙狮子这项传统表演艺术的最大特点是把民间精湛武艺与传统舞狮表演巧妙地结合起来,舞武一体。一般的舞狮都是在平地上舞嬉翻滚,而黄沙狮子则大不相同,它不但能在地上翻滚嬉戏,又能在高台上表演各种风趣的动作。黄沙狮子通常都在”八仙桌”上表演,桌子少则四五张,多则七八张,最多可达九张,单叠上去,其势危耸,观其表演,令人怍舌。表演时,演员在八仙桌上翻飞的同时,还兼耍”过堂”、”桌上筋斗”、”下爬点”、”悬桌脚”、”叠罗汉”等翻桌动作。跳桌是整个表演中难度较高的,四十几张桌子呈梯形相叠,跳桌到最高时,由九重桌子堆叠起来约有三丈二尺高,一个”绝”字就落在最高的第九重桌子的四只脚上–桌脚朝天,一个艺人就在这四只桌脚上跨步移动,脱鞋脱袜,尽显绝技。因此,黄沙狮子又称上桌狮子。这在全国恐怕都绝无仅有。
传统的黄沙狮子表演,通常在开头先来一段武术表演,或你耍一回拳脚,我弄一回棍棒,或双人对打,或多人厮杀,刀枪剑戟,务尽其能。接着,锣鼓铿锵响起,狮子抖抖身子上场。霎时间,但见狮子一跃而上,由飞单、飞双开始,最后直至飞过四张并列的八仙桌子。在翻飞的同时,还兼耍过堂、拍桌、桌上筋斗、下爬点、悬桌角、叠罗汉、接长人等动作,这叫”翻桌”。翻桌过后,他们又将四、五张八仙桌单叠上去,在上面表演翻九台、蛤蟆吃水、插蜡烛、穿山等技艺,此为”跳桌”。最高时,把九张桌子叠将上去,第九张桌子四脚朝天,狮子就在这四个脚点上凌空跳跃,左右翻飞,尽显绝技。下面的观众无不为之捏着一把汗,把心都提到嗓子眼上,狮子落地,又无不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黄沙狮子表演一般由音乐、舞狮、武艺三部分穿插汇成。演奏的音乐乐器由大锣、小锣、叫锣、大钹、皮鼓组成,根据表演需要来演奏。在制作上,以布作皮, 麻为毛,竹木做首,皮毛用红、绿、兰颜色相间,色彩艳丽,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黄沙狮子的主要活动区在临海西北乡的”黄沙洋”,近今黄沙狮子的最后班底在黄沙洋的下游孙村。
黄沙狮子舞武一体,娱神娱人,刚柔相济,具有独特的地方文化特征,寄托着民众美好的期盼,从大年三十开始到二月初二这一段时间,艺人们要走村串乡地去表演。黄沙狮子的中心区域黄沙洋及其传播地的百姓们祈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财两旺、吉庆平安,都祈盼舞狮为他们赐吉祥,消灾降福,热热闹闹地度过节庆。
3、传承意义和现状
1952年,在浙江省民族形式体育运动大赛上,黄沙狮子获得了一等锦旗和奖状。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和不少外国记者都摄下了许多宝贵的镜头。到了春节,从大年初一开始,到二月初二这一段时间,黄沙狮子少不了串村挨道地(院子)地表演。黄沙洋的百姓们祈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吉庆平安,都巴不得舞狮为他们赐吉祥,消灾降福,热热闹闹地度过节庆。表演过后,主人家高高兴兴地奉上早已备好的”红纸包钿”,尽欢而散。
黄沙狮子在民俗学、社会学、美学、人类学等方面具有研究价值。随着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的迅猛发展,传统社会的审美观念和文化生活方式发生的变异,如今健在的能够表演黄沙狮子的老艺人不到10人,这种极具观赏性的传统民间舞蹈形式面临断代和失传危机。
六、狮舞·广东醒狮
申报地区或单位:广东省佛山市、遂溪县、广州市
醒狮,属于中国狮舞中的南狮,是地道的广东民间舞,是广东舞苑中的一宝。历史上由唐代宫廷狮子舞脱胎而来,五代十国之后,随着中原移民的南迁,舞狮文化传入岭南地区。明代时,醒狮在广东出现,起源于南海县。现流传于广东、广西及东南亚各国华侨中间;在广东境内主要分布在佛山、遂溪、广州等县市。广东醒狮被认为是驱邪避害的吉祥瑞物,每逢节庆,或有重大活动,必有醒狮助兴,长盛不衰,历代相传。
1、醒狮简介
醒狮是融武术、舞蹈、音乐等为一体的文化活动。表演时,锣鼓擂响,舞狮人先打一阵南拳,这称为”开桩”,然后由两人扮演一头狮子耍舞,另一人头戴笑面”大头佛”,手执大葵扇引狮登场。舞狮人动作多以南拳马步为主,狮子动作有”睁眼”、”洗须”、”舔身”、”抖毛”等。主要套路有”采青”、”高台饮水”、”狮子吐球”、”踩梅花桩”等。其中”采青”是醒狮的精髓,有起、承、转、合等过程,具戏剧性和故事性。”采青”历经变化,派生出多种套路,广泛流传。遂溪醒狮在表演上从传统的地狮逐步发展到凳狮,由凳狮又发展到高台狮、高竿狮,由高竿狮又发展到桩狮。桩狮的难度也在不断增大,如增加了走钢丝、腾空跳等表演类。最高的桩接近3米,跨度最大达3.7米,充分体现了”新、高、难、险”的特色,被誉为”中华一绝”。广州市的沙坑醒狮的道具造型特点是:狮头额高而窄,眼大而能转动,口阔带笔,背宽、鼻塌、面颊饱满,牙齿能隐能露。表演分文狮、舞狮和少狮三大类。通过在地面或桩阵上腾、挪、闪、扑、回旋、飞跃等高难度动作演绎狮子喜、怒、哀、乐、动、静、惊、疑八态,表现狮子的威猛与刚劲。
20世纪80年代以来,几乎乡乡都有自己的醒狮队,一年四季,开张庆典锣鼓声不断,逢年过节,狮队便上街采青、巡演。各镇、乡村群众性的狮艺普及也盛况空前。广东醒狮已成为全国知名的为广东特有的民间舞品牌。醒狮活动也广泛流传于海外华人社区,成为海外同胞认祖归宗的文化桥梁,其文化价值和意义十分深远。
2、历史溯源
我国的舞狮分”北狮”(北方狮)、”南狮”(南方狮),”北狮”重形,”南狮”神似。这为多数专家、学者、舞蹈家、武术家和广大人民群众所认同。据广东南海县编写的《南海醒狮》一书中记述:”毋庸置疑,中国的醒狮(’南狮,)谁从北方的黄狮子脱胎而来的。’南狮’究竟始于有时,查遍史料,迄未见记载,其确切的年代,已不可考。然而,大体可以肯定,是在五代十国之后,从中原流传至岭南地区民间的。”笔者认为这一提法有其道理:在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前,岭南天地仍是处于落后的原始部落社会。秦始皇统一中围给岭南地区带来了农耕、纺织等技术,带来了中原文化。其后在隋朝开皇十年,设置南海县,其管辖范围包括今天的广州市部分地方、佛山市区及三水、顺德等地。
历史上,中原地区多战乱,、中原地区人民曾有三次大迁徙,岭南是其主要落脚地之一。中原人民的南迁,其必然带来中原的文化,带来了人民群众喜爱的舞狮,这是顺理成章的。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广东卷)”醒狮”一章中称:”据传,佛山是醒狮的发源地。”(注:佛山原属南海县管辖)这点我们可以从当时南海县的物质基础及制作狮子的工艺得到答案。南海县自古以来是富庶的鱼米之乡,土地肥沃,盛产蚕桑鱼蔗;缀丝织造、陶瓷器皿、五金竹木制作、纸扎工艺等十分兴旺,宋朝时南海县的石湾以其陶瓷工艺饮誉大江南北,素有”石湾瓦,甲天下”的美称。在明、清时期,南海县佛山镇与湖北汉阳镇、江西景德镇、河南朱仙镇同时号称”中国四大名镇”。《佛山忠义乡志》中载:”五斗司光绪三十三年呈报工商部实业品汇册载,’狮头行’制品精良,省垣及外洋均来定购,多在石路铺。”这很清楚地说明了当时南海县的狮子制作工艺为各地之冠。
3、 醒狮的特点
醒狮的制作:以竹蔑、纸为主要材料,先用竹蔑扎成狮头形状,糊上纸朴,眼、耳、嘴等处,是可以活动的,均粘上猪缤、马撰或植物织物,晾干后,涂上各种颜色,再上光油定形。醒狮在造型上最大的特点是头上多一角,据传是为了避开专供皇帝欣赏的黄狮子舞的各种禁忌,令官府抓不住把柄而创造出来的。醒狮头最重的6.5公斤,最轻的3.5公斤,共分四类。醒狮被(亦称狮尾),传统的长度是4米,为了舞动灵活,现今改为2.6-3米。
醒狮的种类:”狮有多种,一种是金狮,又叫太狮,用于迎宾或隆重的交往礼仪,一般不易出动。一旦出动,其他狮子要向他三跪九叩。金狮相遇,则要互相点睛……然后金狮互相跪拜,以狮口交换请贴才又开始舞狮。金狮之外,有黑狮、红狮和彩狮。据说分别代表张飞、关公和刘备,反映不同的性格,如黑狮威武凶猛,红狮凝重,彩狮温和。”另外,因造型不同,各地民间对醒狮都有不同叫法:如南海的大头狮,鹤山县的鸭嘴狮,清远、英德的鸡公狮,雷州半岛的鹦雄狮等等。
醒狮的音乐:”鼓”是醒狮舞的主要乐器,加上锣、钱,形成锣鼓喧天、排山倒海之势。鼓声的强弱、快慢、急速与柔和,是根据醒狮舞的不同套路、不同动作而设置的。击鼓的技法、姿态,手势的花样十分讲究。鼓谱有三星鼓、五星鼓和七星鼓三种。”光看中国据醒狮舞的不同套路、不同动作而设置的。击鼓的技法、姿态,手势的花样十分讲究。鼓谱有三星鼓、五星鼓和七星鼓三种。”光看中国醒狮舞的鼓乐队表演,已是一种很高的艺术享受。”这是南海醒狮于1990年7月在马来西亚参加国际醒狮舞比赛时媒体的评价。
醒狮舞的动作与套路:据老艺人讲,舞狮的步法完全采用南拳武功之四平马、子午马、麒麟步、跳步、座盘步(即老树盘根)、翻身、翻滚等。这些动作硬桥硬马,刚劲有力,步法稳固,落地生根,凡学舞醒狮者,必须先学南拳,以打基础。舞醒狮的表演程序是:出洞、下山、过桥、饮水、采青、醉睡、醉醒、上山、玩球、大头佛戏狮……采青是高潮。采青分”采高青”和”采地青”。”采地青”又分水青、蟹青、桥底青、拆字青等。套路丰富,多姿多彩,技巧高,难度大。此外,还有”狮子花灯”、”狮子吐球”、”大头佛引狮”和近代发展起来的竟技性极强的”高桩狮”、”梅花桩狮”和”狮子走钢丝”等绝活。
4、 醒狮的现状和传承
醒狮舞在广东人民中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自改革开放以来,作为传统项目的醒狮队,更如雨后春笋般建立,就从南海地区十七个镇和县属机关、企业,便有醒狮队1800多个;大沥镇1990年元宵节举行的”生菜会”,就有500多个醒狮队来贺庆;里水镇的每一间小学都建有少年醒狮队;南海县各镇更有一些以家庭为单位组成的醒狮队,三代同堂齐上阵舞狮者,常有之。此外,还有女子狮队。
广东醒狮舞不单国内有名,且扬名海外,海外的华人华侨均有舞醒狮的习俗。近年华侨、外国人到南海地区的舞狮馆学醒狮、习武者甚众。这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艺术的魅力和自强不息的精神。我们要尽一切努力,把醒狮这一优秀文化艺术传统发扬光大。
来源:中国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