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唐卡历史

唐卡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佛教早期传入西藏地区时,出于传播佛教的需要,又考虑到藏族人民常年四处游牧的生活方式,画师就把佛像绘制在布或绸之上,既方便了随身携带,也能满足藏民供奉供奉佛、法、僧三宝,进行佛事活动的需要,这样,唐卡就代替了寺院的塑像和墙上的壁画,就诞生了唐卡艺术。唐卡艺术的发展与繁荣藏传佛教的兴衰有着密切的关系,依此可大致将唐卡艺术的发展分为三个时期。 发展期,据五世达赖所著的《释迦牟尼佛像记水晶宝镜》记载,松赞干布曾经用自己的鼻血绘制忿怒的吉祥天母,这说明了早在一千多年前西藏就有了“唐卡”这门艺术。唐卡艺术的形成主要是因为以下几个基础。
第一,当时西藏还没有形成自己固定的寺院,藏民过着四季游牧的生活,为了能随时随地进行自己的宗教信仰,于是出现了不受时空限制,便于悬挂、携带,易于收藏的唐卡艺术。
第二,在西藏本土长期发展的苯教文化和摩崖石刻艺术,也为唐卡的诞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三,公元7世纪,土番松赞干布迁都拉萨,先后与尼泊尔公主、唐朝公主联姻,不仅从尼泊尔和中原内地带来了大量的佛教经典、营造工艺、旱算历法以及先进的中原文化,这为唐卡的创作准备了丰富的文化素材。
第四,与此同时,也有大量的布、帛、丝、麻涌入西藏,这也为为唐卡的发展准备了基本的物质材料。在这个时期,唐卡艺术以长期发展起来的传统绘画艺术作为基础,积极吸收其他民族新的绘画技巧来丰富和完善自己,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衰退期,在公元842年,吐蕃末代赞普郎达玛大规模灭佛,西藏的佛教寺院大量被毁、僧人被杀、经书被查抄,唐卡艺术也遭到了灭顶之灾,进入了低谷。 繁荣期,在13世纪之后,西藏结束了长期动荡的局面,与祖国统一,藏传佛教也进入一个全面繁荣的时期,唐卡艺术也随之勃勃发展。到了明清两代,中央政府为了加强西藏地方的管理,敕封西藏首领,明封八王,清封达赖、班禅及呼图克图等,对西藏的政治、经济、文化都有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唐卡艺术在明清时期也发展到了新的高峰,不仅在数量上明显增多,而且不同风格的绘画流派也层出不穷,这是西藏绘画艺术长期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西藏绘画艺术成熟的表现。 随着历史的推移和藏传佛教的兴盛,唐卡这种艺术形式也随之兴盛。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步完善,形成如今具有浓郁藏族特色的唐卡艺术,收藏唐卡相当于收藏西藏的一段艺术以及历史。

来源:中国民间艺术中心

发布者:正在核实中,转载请注明出处:中国民艺网 https://www.mjys.org.cn

(0)
正在核实中的头像正在核实中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server@miys.org.cn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00,节假日休息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