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校园传承探索破解后继乏人难题

今年6月13日是中国第四个文化遗产日。由于生存土壤渐失,难见经济效益,不少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后继乏人的窘境。为破解这一难题,近年来各地开始探索“非遗”校园传承保护模式。
“花儿”是流传于中国西北地区的一种高腔山歌,曲调高亢悠扬,歌词淳朴清新,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浓郁民族风格。近年来,和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花儿”也存在传承人日渐年老、后继乏人问题。

为保护这一民族瑰宝,宁夏作为“花儿”的主要流传地,首先采取校园传承模式修补“花儿”传承链条。2007年,宁夏教育、文化部门开始在校园推广“花儿”教唱。同时宁夏下发了《简编花儿教程》,并通过开办校园“花儿”教员培训班,为各地培训“花儿”音乐老师。

“以前同学们对‘花儿’不了解,这次‘花儿’进校园,使我们对‘花儿’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增加了我们对传统民歌的热爱。”宁夏银川五中学生王婷婷说。

除“花儿”外,宁夏文化、教育部门正将回族器乐引进中小学音乐课教学,将剪纸、刺绣引入中小学美术课教学。中国踏脚之乡——宁夏泾源县则将传统体育回族踏脚引入中小学体育课教学。

通过校园传承,一些传统技艺开始得到学生的关注,“非遗技艺”之花开始扎根校园。

但也有一些保护工作者担心,部分“非遗”需要原生态的生存环境,校园传承出来的“非遗”是否还是原有韵味?

对此,宁夏文化馆馆长靳宗伟认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持其基本特征的情况下,不同的人有不同诠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关键在人,因此校园传承并不会使之变味。

但也不是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适合校园传承,因此,校园传承选择的多是一些推广性较强、有一定趣味性、在当地有一定群众基础的项目。

靳宗伟举例说,宁夏“哇呜”、“咪咪”、“口弦”等回族乐器由于音色优美,易于演奏,便于携带,在最流行的时候,回族乡村人手一把小“口弦”。然而这些乐器多数音低声小,只有在绝对安静的环境下才能显示其独特魅力,适合小范围传承,而不适合大批量培养传承人。

受访多位专家认为,“一老一小”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关键,校园传承将一些陌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给学生,通过培养兴趣团体,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继乏人的问题,同时,也有助于建立“非遗”的群众基础。

银川文化城汇聚了不少宁夏民俗文化,一些学校也组织学生到此体味传统民俗。民间剪纸艺术家伏兆娥被称为“西北第一剪”,在她的店内,一些中小学生慕名而来。

“学生在我店里总要多待一会,他们惊奇一张张纸在我手里魔术般地变成了一个个图案。孩子们对剪纸的浓厚兴趣,说明传统技艺仍然很有魅力。”伏兆娥说。

“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继无人,并不是因为年轻人对这些技艺没有兴趣,而是随着生活方式改变,年轻人根本没有机会接触到这些技艺,也就没机会了解这些技艺。”宁夏隆德县民间剪纸艺人张炜说:“我们希望校园传承能修补断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链条,能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找到一剂良方。”

中国社会科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专家张晓明表示:“对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传承的群体越大,其发展的空间也就越大,也就越能不断丰富其内涵,形成良性传承局面。”

来源:新华网

 

发布者:正在核实中,转载请注明出处:中国民艺网 https://www.mjys.org.cn

(0)
正在核实中的头像正在核实中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server@miys.org.cn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00,节假日休息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