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在省图书馆展厅里正在举办的全省现代民间绘画展上,一群身着苗族服饰的妇女特别引人注目。她们是赶了一天路,专程从六盘水市庆乡新街村来到省城看画展的,因为她们的民间绘画作品第一次获了奖,还被送到这里展出。
熊新凤,一位健谈的妇女向记者介绍:“我们这群姐妹大多不识字,是县文化馆的董成教我们学画画的。从去年11月开始学,也就学了半个月后,我们自己忙完活,就聚在一起画。”
董成,水城县文化馆馆长,因为画农民画而由农民变成县文化馆馆员。他告诉记者:“过去县文化馆开展培训选拔民间画作者,缺乏整体管理,学员分散,培训效果不好。今年,我开始尝试集中在一个村一个组搞培训,效果不错。现在这些村民闲暇时就自己画画。”听说民间画起源较早的麻江县铜鼓村,外国人经常到村里买画,已形成了一个自然风光与民间画相结合的旅游点。由此,他还想通过这一基础性普及培训工作后,再与旅游部门联系,使民间画与旅游结合,让农民画产生经济效益。
彭德银和董成是一个时期出来的农民画家,他曾不远万里从贵州乌蒙山赫章县野马川一路困苦赶到北京国家美术馆,希望能举办个人画展,他的执着,他的新颖独特的民间绘画作品,成就了他此行的愿望。最终,他成为登上中国美术最高艺术异常办个人画展的第一个青年农民画家,也是在那里办画展最穷的画家,那次画展成为改变彭德银命运的转折,毕节地区群艺馆破格正式聘任他为馆员,他由一个普通农民成为了国家的群众文化干部。也因为那次画展,一位女大学生慕名前来与他结交,现已成为他的妻子。
现代民间绘画在我省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是受广大群众喜爱的一种文化活动,我省从上世纪50年代后期就开始抓民间绘画的辅导与创作,成效显著,期间有一段时间搁浅了。省群艺馆副研究员黄正铁告诉记者,1980年开始再次兴起民间绘画培训工作,省群艺馆在全省搞了第一期民间绘画培训班,还是七八岁的董成、彭德银就有幸参与其中,最终改变了他们的人生道路。由于我省民间绘画取得了一些成绩,大方、水城、麻江、剑河、黄平在上世纪80年代就被命名“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在全国影响很大。如今,在毕节受到正规培训的农民画爱好者就有100多人。近年来,现代民间绘画在我省又有了新的发展,开展创作的地方越来越多,作者队伍逐渐壮大,作品质量不断提高,许多作品不但被美术馆、博物馆收藏,而且还走向市场。去年,在浙江嘉兴举办的第二届全国民间绘
画展上,我省大方、水城、麻江、剑河等地的民间绘画作品就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民间绘画正悄然兴起,由以往的农民画演变而成的现代民间绘画有着深厚的生活根源,以它独特的魅力,把人们带到那扑朔迷离的蛮荒岁月,这就是时下所称的“原生态”,在这些农民画家的创作下,赋予其更深的内涵。
来源:贵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