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甘肃陇东位于黄河中下游地区,这里曾经是华夏民族灿烂的文化摇篮。在历史的长河中,由于历史、人为和交通的原因,许多民间巫俗活动和民间艺术得以保留至今,其中陇东地区的皮影以其独特的艺术风貌,为我们现代艺术提供了丰富的艺术源泉。陇东地区皮影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与人们很多的原始观念密切相关。
关键词:陇东皮影,造型手法,文化的传承性,原始观念
皮影戏是我国古老的民间影屏戏曲艺术形式之一,经过千百年来民族文化的积淀,已成为我国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它与其他民间艺术的造型既保持着相对的传承性 ,又拥有相对特殊和独立的造型体系。皮影源于汉,至今繁荣不衰 。
一、陇东皮影艺术的文化内涵
位于关陇平原的陇东地区,曾经是古羌族炎帝活动中心和西王母文化发祥地,由于历史的原因,至今保留着大量原始人类最基本的群体意识。据靳之林先生考证,得出结论,生存和繁衍是一切生物最基本的本能①P(2),也是作为人类群体文化现象的民间巫俗和民间艺术的基本内涵;因此,陇东皮影的产生,实质上是当地人们对生命崇拜的反映,体现了民间艺术的主题意识。它作为一种民俗艺术,与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民俗是社会文化现象的表现形式,在大多数情况下,它是民间艺术活动与巫术活动的结合,它的产生是人类发展、演变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世界有限的认识和理解,折射出原始社会人类的万物之灵和灵魂不死的观念,所以,皮影的产生和发展,具有较为明显的民俗功利。
陇东地区的皮影戏大部分是当地人为祭祀神明、巫俗活动、庆祝丰收的一种娱乐方式,这种方式表达了他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渴望。每逢农闲,尤其是腊月,夜幕降临,窑洞里灯火通明,人们围坐暖炕,瞪大眼睛望着雪白的“亮子”,乐声铿锵,唱腔悠扬,享受着影戏带来的精神愉悦,剧目多表现传统内容,如《封神演义》、《隋唐演义》、《杨家将》、《三国演义》等历史传统戏剧,既有历史故事、神话和民间传说。《封神演义》等多以反映灵魂不死,因果报应为主要内容,也有取材于日常生活的“杂传”小戏等。
陇东影戏从最初的主要功能是祭礼神明,其目的是娱神、娱人,到后来随着巫俗活动的世俗化,成了民间的娱乐方式之一,流行甚广。可见,民间美术的表现形式、造型手法和内容均是与民俗活动紧密联系,并产生出与之相对应的造型形式,民俗活动促进了皮影艺术的发展,皮影艺术反过来又丰富了民俗活动。
二:陇东皮影的造型手法
皮影戏是在北宋时期出现,随着经济发展、文化的交流,迅速在全国普及开来,并且风格各异。不同地区的影人及道具都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陇东皮影戏属秦晋影系,造型方法和陕西皮影(以东路皮影为主,其传播路线从陕西的大荔、华县经咸阳、彬县、长武传入甘肃省的平凉、庆阳、泾川、环县等)一脉相承;陇东地区早期戏箱多购于陕西,后因影人需求的不断增大、加工周期和资金限制的影响,陇东本地人开始刻制。影偶用牛皮雕刻,一套影戏箱通常有影人头脸配备约四百个,身子八十个,6—8匹马和不等的环 境 景 片 若 干;人物规格有两种,一为“寸线”,高约25厘米左右;二为“尺线”,高约38厘米左右。每一件影人由“头脸”和“椿椿”(即躯干和四肢)两部分构成,在影人胸部和双手置三根挑签子,作为表演操纵之用,“布景”,“道具”叫“底扎子”一般有宫殿、花草、树木、车船、枪刀之类,陇东地区没有专业的雕影匠人,大都是从事戏剧服饰艺人或农民的业余创作。
陇东是古丝绸之路必经之地,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条件,以及受羌族和周边民族文化的影响,又根据当地人民对生活的感受和审美喜好,经高度提炼、概括,形成率直敦厚,粗放纯朴的风貌,散发出浓郁的陇东乡土气息。艺术地再现在各种人物、道具、色彩和装饰纹上。
陇东皮影造型显著特点是:影人造型接近陕西东路皮影特点,并受陇东当地民间剪纸艺术的影响。陇东剪纸艺术造型的源头可追溯到与原始巫术活动的巫俗剪纸,中华民族保护神和繁衍之神——抓髻娃娃,对本地艺人的观念具有较大影响,而抓髻娃娃的原型,就是金文的 ,即“天”,②P(12)“它就是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族的族徽……族徽是一个部落或氏族以图腾为表象的共同标志”。③P(117)形成了独特的艺术构思和艺术处理手法,刻制的影人的粗犷,刀法的简练,线条的肯切、明快,色彩艳丽,外简内繁,特别强调图案变化的装饰特色。生、旦角色,面部多用阳刻,线条流利而刚劲,线之外的部分全部挖掉,花脸多用阴刻。影偶人体夸张,武生豹头凸额,浓眉大眼;旦影人鼻高、额头圆润、红唇小口,精巧纤丽;头大身长,手臂过膝。“人就是宇宙,人头为天,脚为地,天圆地方,顶天立地,所有的冠都与通天有关,所有鞋都与通地有关,中国人重视头部,头部自成宇宙。头额为天,下颚为地”。④P(165)头额造型充分体现了中国“天人合一”的思想,也反映了中国人的哲学观和艺术观。
影偶人的服装图案花纹与陇东地区传统戏曲服饰非常相似,在敷彩方面主要以红、黄、蓝、绿、黑五种颜色,并形成了一套规律,朱索五色在民间用来悬以门户,抵制恶气。我国自古以来认为红、绿是正色;红是喜庆之色、吉祥之色,有红色的物件可以辟邪,因而,通常青年女子为红装,青年男子为绿装,绿、黑二色施于老人服装上,运用一、二种色彩象征、概括了丰富多彩的世界,单纯中显丰富,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浓厚的装饰风格。陇东皮影形体较陕西东路皮影大,虽雕工精细,色彩素雅,线条流畅,但整体比不上陕西东路皮影。皮影虽然只有半面侧影,但在演出中通过挑线把式,手夹竹签按剧情把头脸、身躯自由组合,获得大、小、虚、实的复杂形象变化,造成具有艺术性的空间透视深度,把人物性格特征、动作表现的活灵活现。
三 陇东皮影的表演
皮影戏在明代前就有流传。清朝光绪时期,受“戊戌变法”以及民主思想广泛传播的影响,民俗文化艺术得以复苏,各种地方戏曲重新登上舞台,为影戏艺术提供了丰富的题材和音乐声腔素材,使影戏成为一种成熟的民间喜闻乐见的戏曲形式。
在陇东农村,皮影班除到各地参加巫俗活动之外,时常还会应邀参加农家的婚、生、寿、丧等民俗礼仪活动。为满足大家看戏的欲望,支起“亮子” ,(“亮子”既影幕,大的宽约2米左右,高约1.7米,小的宽约1米,高约0.7米,用纱罗或细布,还有用纸做的)利用日光唱上几段戏,称“日影”、“热影子戏”,这一演出形式在全国其他地方较为少见。
过去的皮影班在陇东地区常称为“串窑洞的”、“戳皮猴子的”,影戏成员4-6人,说唱和表演由“唱签手”一人承担;“场面”起码3人,2人拉胡胡,带吹“唢呐”或带提“二手”(敲锣),1人掌鼓板带打堂鼓,演出过程中几人配合默契,融为一体。
陇东皮影剧目反映了当地民众习俗与信仰,除常见的传统剧目外,皮影戏增加了《封神演义》等民间话本改编的曲目内容。在当地,影戏开演之前,家家户户都要在祖先灵位前燃香叩头,有请先人一同看戏的意味;这反映了人们仍保存着对祖先灵魂崇拜的文化遗存,艺人在演出之前要“净手”,戏箱上不能坐人或放置东西。陇东道情皮影的影人被称为“神柱子”,即“神”的化身,艺人们既是民间巫俗活动的参与者,又是民间艺术的传承者,他们使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得以延续。
影戏在正戏开演之前都有三折“神戏”程式,通常是送瘟,谢神,第一折“天官赐福”,第二折“刘海戏金蟾”,第三折“福禄寿三星”。另外,各种巫术性质的还愿戏,按“社”里人家许下的“神愿”多少,依“神位”顺次唱下去,每位神唱三折,唱毕,会长献“花红”礼,献礼后接唱正戏,正戏种类很多,有大戏本子,如《杨家将》、《五典坡》等。
神怪戏是皮影戏特有的节目,既有像《白蛇传》、《西游记》之类,也有一种专门描写“地狱”审判酷刑的戏,叫做“拷查录”。劝世剧相似“宣讲拾遗”’、“劝世文”之类。如《烟鬼游魂》反映了大烟对家庭和社会的危害,目的是训诫后人,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皮影戏的唱腔主要有秦腔、陇东道情、碗碗腔、眉户等;陇东道情颇具地方特色,有帮腔,音乐节奏鲜明。唱腔基本是弹板和飞板两种,另外有一些民间小调作为助唱腔。
四、陇东皮影的文化的传承性
陇东皮影戏洋溢着较多的原始意念因素,它以感情意念为基础,以追求情感上的“真”为内涵,是劳动人民集体智慧和传承性劳动的积淀,当代艺术家通过对于皮影的深入学习、研究,对传统资源高层次的整合,使传统民间艺术再生和复活,为中国艺术学科注入生生不息的美妙想象力,提供富有弹性的起跳平台,并从中可以感受到皮影艺术不仅具有丰富的艺术感染力,同时向我们演绎一幅幅中华文明“活”的发展史,它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本质的载体和组成部分。
民间美术的创作,大多是对艺人内心世界的率真表达。在表现世间物象时,常常是从自身内心理想世界出发,对外在的事物进行改造或装饰,大胆地运用概括性手法,象征性地表现事物的本质风貌及特征。各种民间美术表现手法的形成是经过世代长期的艺术实践,相互学习、相互渗透、创造出日渐完美的艺术形式。
纵观全国的皮影造型,其手法与风格都不同程度地汲取了唐、宋寺院雕塑、壁画以及戏剧的表现手法与风格。影戏中武将、神将等造型,多来源于佛教寺院中金刚力士等造像。艺人根据影戏的特殊要求,要求运用省略,简化等造型手法,抓住对象的主要特征,皮影在传播过程中,各地区艺人因地制宜,结合地方剧种的风格,以及当地的民俗、民风和传统审美习惯,进行了再创造,形成了各地不同风格和流派。
注释:
① 靳之林 《抓髻娃娃与人类群体的原始观念》 南宁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② 郭沫若:《金文丛考》第一册《周彝中传统之思考》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
③同①
④同①
发布者:正在核实中,转载请注明出处:中国民艺网 https://www.mjys.org.cn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