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面具艺术之所以引起现代人的极大兴趣,其主要原因是它表现了藏族独特的地域性和文化观,以及在人工制作过程中表现出的粗犷、朴实的自然美。
面具的制作及其原料的选择 藏族面具种类繁多,主要是由布、树胶和面粉等材料制作而成。
1 其制作方法大体上可分为硬塑型和软塑型两类。 硬塑型的制作方法是:首先将泥制面具模型彻底风干后,在其表层敷上掺有液体树胶和面粉熬制而成的糨糊。用一小块净布小心翼翼地将泥模包好裹贴严实,然后在其上敷一层柴薪混合物,同样用另一块布把泥模包实,反复四五次后,将泥模放置一处让它自然干透。而后用一根棍子敲打出包在里面的泥模,这样就形成了布、树、胶和面粉做成的一种面具。最后彩绘加一层清漆,面具光彩夺目。面具的牙齿一般用珍珠或贝壳制成。也有直接用泥制作彩绘的面具,但其数目不多,通常被视为劣质面具。硬塑型多用于寺院的“羌姆”(宗教舞蹈)之中,其制作方法因而有严格的规定。大寺院的面具制作用料、工序、宗教仪轨都有讲究,而小寺院则较为简单粗犷。各寺院都有专门制作面具的喇嘛艺匠,方法较为完善。 软塑型面具,又可分为硬质和软质两种。硬质用木板或纸板为胎,然后用布、兽皮在表面包糊而成。软质面具由单一动物毛皮制作,其后逐渐发展为各种材料缝制的多种形式,如兽皮、布、纸和绸缎等。有的制作方法极其简单,只挖空眼部和嘴部即可,具有强烈的浪漫色彩。这种面具多见于民间戏剧、歌舞和说唱等表演活动,制作古朴、粗犷,且具有浓郁的民间艺术风格和明显的原始面具艺术的痕迹。
2、面具的分类 藏族面具从用途上可分宗教型和民间型两大类。 宗教型面具多用于寺院的跳神舞中。各个寺院所用的面具有所不同。这类面具多为立体或半立体,系脱胎的硬塑型面具,因而属于雕塑艺术之列。由于佛教徒认为宗教面具系神灵的象征,其制作因而非常重视严肃性和不变性。严格的规范化制作使宗教面具艺术的形式走向程式化和固定化。宗教面具除在一年一度的“羌姆”活动中使用外,其他时间悬挂在寺内供奉,特别是护法神面具,要供奉在主要位置,有的面具甚至成为本寺的护寺之宝。 民间型面具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多用于民间歌舞、戏剧和曲艺说唱等艺术中,如藏戏中的白面具、蓝面具、黄面具,歌舞中的牦牛面具和鼓舞面具等。这类面具讲究娱乐性,制作随意自然。民间型面具是藏族面具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间溶进了藏族人民的风土民情,体现出藏民族的思想、个性和气质。
藏族面具从内容上又可以归纳为三类: 魔怪面具:主要有九头妖王、山神、海神、龙神、鬼怪等。动物面具:主要有牛、马、羊、兔、蛇、猴、狮、虎、狼、狗、豹、象、鹰、鹿、狐狸等。 特定人物面具:主要有巫师、咒师、隐士、女妖、牧民、长寿老人、八大藏戏人物如哈姜等。 三、面具的使用及其色彩含义 从表演形式上看,面具最大的特点是展现喜怒哀乐,反映真善美丑。从使用的颜色来看,随着长时间与自然抗衡,人们开始对红、黄、绿、蓝、白等颜色有了一定的认识。如白色象征纯洁、温和,因为藏区是一个雪的世界,白色是高原的象征,自然成了高原的吉祥色。藏族面具的制作最初用动物毛皮不同的自然色彩来分别代表白、黑、花、黄、蓝等颜色。这就是面具使用色彩的最早根源所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色彩成为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象征。藏族面具多为平面造型,其色彩的运用具有独特的含义,大大丰富和突出了各种人物性格的表现。 黄色面具 表示学识渊源,具有远见卓识。八大藏戏中的《苏吉尼玛》和《诺桑王子》两部剧中的贡贝和罗哲所佩戴的就是黄色面具。 红色面具 表示智勇双全,能够用计谋教诫来征服和训化对方。《朗萨雯波》中的主人公扎贝巴;《顿月顿珠》中的郭恰等人物所使用的就是红色面具。 绿色面具 表示功德业绩、聪明善良。《朗萨雯波》中朗萨雯波的母亲娘察赛仲,《白玛文巴》中白玛之母董坚玛等具有聪明才智、善良慈祥的人物使用的就是绿色面具。 半白半黑面具 表示口是心非、变化多端、不可信任。《苏吉尼玛》中阴谋陷害苏吉尼玛的女巫甘德桑姆使用的就是半白半黑面具。 黑色面具 表示凶恶残暴。如《白玛文巴》剧中大臣岗觉旺贝等与国王共谋恶计,强迫诺布桑布八海取宝,想借恶龙之手陷害他,剧中类同人物就用黑色面具。 紫色面具 表示嫉妒憎恨。《卓娃桑姆》剧中的女魔哈姜就戴紫色面具出场。她迫害卓娃桑姆的计划落空后,将国王噶拉旺保关在地牢,并先后指示屠夫、渔夫和猎人去暗杀卓娃桑姆三岁的王子和六岁的公主,结果反被王子贡都勒巴所杀。 白色面具 象征和平、吉祥。《苏吉尼玛》、《白玛雯波》、《卓娃桑姆》等戏中人物的白色面具就是善良、友好、和平和温柔性格的象征。 蓝色面具 表示英雄无畏。藏戏中代表正义的人物都使用蓝色面具。
来源:中国民间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