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县地花鼓详细介绍

南县,位于湖南省北隅,湘鄂两省边陲,县城内渠交错,湖塘密布,正是这水有泽国的风韵,构成了民间民俗文化生长和传承的独特的地理环境。独特的民间舞蹈——地花鼓,就是在这片文化沃土上衍生出来。南县“地花鼓”起源于清代嘉庆三年(1796年),它从民间山歌、小调和劳动号子的基础上演化而来。以其朴实粗犷的动作、明快高亢的音乐、活泼自如的表演,浓郁的生活气息,独特的艺术风格,深深扎根于民众之中。南县“地花鼓”有“对子地花鼓”、“竹马地花鼓”、“围龙地花鼓”等多种表现形式。“对子地花鼓”,也称“单花鼓”,两男妆扮一旦一丑,按“十二月望郎”、“拖板凳”、“十月看姐”、“采茶”、“插花”、“扇子调”、“送财歌”的词意玩“套子“,转“窝子”,善长于用扇子和手帕表现人物物情绪与性格。“竹马地花鼓”是在“对子地花鼓”的基础上演变的一种表演形式,增加的主人公是位武士,手持马鞭,肩背或腰挎罩上各种颜色的布料或纸竹马,与地花鼓丑、旦穿插表演,有的还配有翻筋头的马夫,场面威武,表演细腻。“围龙地花鼓”旦、丑的表演程式较前两种形式略有不同,进门有“送财”,出门有“辞东”,以“戏珠”、“起井”、“盘柱”、“顶蝴蝶”、“睡罗汉”等套式或摆出“五谷丰登”字样,渲染喜庆和吉祥气氛。

南县“地花鼓”经过了清代的启蒙期,解放前后的发展期和打倒“四人帮”后的鼎盛期。随着经济和社会的急剧变迁,使文化生态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南县“地花鼓”已失去了往日的光彩,濒临断代失传,亟待抢救保护。

来源:网络

发布者:正在核实中,转载请注明出处:中国民艺网 https://www.mjys.org.cn

(0)
正在核实中的头像正在核实中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server@miys.org.cn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00,节假日休息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