梆鼓秧歌是一种以梆和鼓为伴奏,集唱、念、舞、为一体的民间舞蹈艺术形式,源于历城区港沟镇有兰峪村。
明嘉靖年间,有兰峪村有个叫张文宾的铁匠,娶妻柳爱云,生有四个女儿。张文宾不但有一身打铁的好手艺,而且爱读诗书,喜好民间俚语小调,经常在当地扮玩时展示绝技。张文宾乐善好施,喜欢拿出个人的钱财接济村里孤寡、穷困的人,受到村里人的爱戴。妻子柳爱云领着女儿们做豆腐,同样喜欢唱小曲扭秧歌,耳熏目览,四个女儿也活泼开朗,喜扭好唱。一家人顺心如意,乡人无不羡慕。嘉靖11年,张文宾去世,享年58岁。后来村里人为感激纪念他,自发凑钱凑物为他树碑、立塔(现有兰峪东山脚下张公塔保存完整)。
张文宾去世后,妻子柳爱云不仅继承了张文宾的家风,乐善好义,而且做的豆腐也在当地出了名。女儿在家推磨糊、做豆腐,娘挑着豆腐串乡。四个女儿生性活泼好动,做豆腐之余,常常在院子里用豆腐梆子打节奏,自编自唱,边唱边跳,渐渐形成了豆腐秧歌。几年后,柳爱云年老挑不动担子了,四个女儿就两人一组轮流上街,一个打梆一个唱卖,唱词都是“豆腐豆腐都有福”之类。因豆腐好吃,跳的又好,唱词里又句句带“福”字,周围二十里七、八个村的人都盼着听到她们的梆声,看到她们的“豆腐秧歌”,以求福到家门。
有兰峪村还有一何姓家族。据何氏族谱记载:始祖何万里生于明弘治4年,与张文宾虽然年龄有点悬殊,但交情却很好。何万里喜欢“扮玩”(高跷龙灯),是村里的“会头”,逢年过节,何万里领着乡亲们扎龙灯踩高跷,张文宾不但出谋划策帮衬银两,还积极参与。因此,有兰峪村的扮玩在当地名气不小。嘉靖13年,张文宾三女儿张玉兰跟何万里的大儿子何来福(何氏高祖)成婚。半年后,何家也开起了豆腐坊。在走村串街卖豆腐时,张玉兰和丈夫还是自编些与“福”有关的词儿边敲梆边唱。往往豆腐卖完了,挑子跟前还围着不少人。豆腐坊越做越好。何万里一方面琢磨里头的门道,一方面利用空闲让四个儿子分别扮演推磨、揉包、敲梆、挑担等角色,让大儿媳张玉兰领着三个弟媳,拿着晾晒好的豆腐包,边甩边舞边唱。何万里有“领灯”的经验,就借用了一些耍龙灯、跑旱船的走场套路,形成了以盼福(豆腐)、送福(豆腐)、迎福(豆腐)、都福(豆腐)为内容的角色较为完整的“豆腐秧歌”。何万里在世时,每年腊月二十三过后,五天时间以“豆腐(都福)秧歌”为主,组织起村里60多人办玩队伍排练,排练前所有人先到村东张公夫妇墓前祭拜(现在仍沿用此习),即“取福”。正月初八到正月十五,扮玩队伍秧歌在前,高翘龙灯随后,大红镶边旗上写着斗大的米黄色的“福”字,男子“推磨挑担”,妇女“敲梆舞包(染过的细棉布,多为粉色,意豆腐包)”,边舞边唱:“梆梆梆,福到了,又有衣服又有田。喜鹊落到屋顶上,欢欢喜喜又一年”等即兴唱词,走街串村,很是喜庆。因为表演时都是用豆腐梆子打节奏,人们后来就习惯的叫它“梆子秧歌”。
万历41年起,“梆子秧歌”经过演变,到五世祖何瑞一代,已有了更明确的角色和情节。为表现“全家福”的效果,表演队伍中增加了老人和小妞,并且有了角色不同的道具服装,即老人黑色对襟袄(褂)外扎,白巾裹头;青年着上白下青便装;妇女上红下绿绸褂、裤;小妞扎肚兜,脚穿青鞋,头扎竖辫。为了增加气氛,伴奏(打节奏)由单一的梆子增加了自制小鼓,演出时梆鼓交叉,表演随梆、鼓不同声响节奏走场变阵,道具也添加了斗、粮囤(上面各贴有大红“福”字),生活气息和喜庆意味更浓了。由于伴奏中有梆有鼓,当时人们就叫它“梆鼓秧歌”,这个名字一直沿用至今。之后,梆鼓秧歌经历了明末、清、民国300多年变迁。因为战争和自然灾害等原因,曾几次濒临绝境。
1983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梆鼓秧歌重新被当地文化站抢救挖掘,经过何玉海老人(当时已76岁,1986年病逝)回忆,其侄子何希请依照老人的口述记录,在县文化馆民间舞蹈干部的帮助辅导下,于1985年春节重新走上街头。1999年起,经省、市舞蹈家深入挖掘整理,梆鼓秧歌更加体现出原生得艺术魅力。因为它主题好、富有人性化,从而用健康纯朴的舞蹈形式,表达了群众对幸福生活的祈盼和祝福,深受欢迎,多次参加省市、全国民间舞蹈大赛和巡回演出并多次获奖。这一古老的民间舞蹈艺术终于重新焕发出自己独特的艺术魅力。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