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刘韧

你概括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

我安静、温和。喜欢简单的生活。我擅于用敏锐细腻的心去感受周围的人和事。我喜欢用相机和电脑描绘自己的梦想和情感、传达对世界的看法。因此读我的作品,就像是走入我内心最隐秘的地方。相比宏大叙事,我更关心的是生活和感受,也尊重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

你认为自己身上有自恋的情结吗?

或多或少有一些吧。我拍自己就是有感觉。满意的作品中出现的女孩,用的也都是我自己的相貌。

喜欢看漫画吗?印象最深的是哪一部?为什么喜欢?

喜欢。最喜欢《机器猫》,现在高兴时也常翻翻。它伴随着我成长,它承载着儿时的梦想。

喜欢玩具吗?最钟情的玩具是什么?

喜欢。我喜欢能勾起我一些情感共鸣的玩具。让人怀旧铁皮玩具、憨态可掬的毛绒小动物我都喜欢。

对电影关注吗?电影或者其他图像媒体对性和暴力的呈现会多大程度上影响到人们的感官?

是。期待有机会去拍部电影。拳头和枕头是商业电影必不可少的两大元素。有时候觉得电影就是满足人类偷窥的一种欲望,在性这方面体现得尤其突出;人性中有一些恶的东西需要宣泄,在电影中它找到了一个途径,这就是暴力。

你是否会尝试用你的艺术手段表达性和暴力这两个主题?

我的作品和这两个主题要说也稍微能贴上点边,只是我倾向于用比较婉转的表达。我不会很赤裸的用见血、露点来展示。我更关注一个生命本身的痛苦与幸福,或者说是更关注内心,更关注暴力和性带给人的感受。

慢刀杀人,受伤后找不到伤口……这是我喜欢表达的暴力;少女怀春,欲说还休……这是我喜欢表达的性。我希望作品耐看,能给人留下慢慢把玩的空间。

目前阶段你作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新作品名叫《梦游》, 这组作品的标题用了“梦”的字眼,我想用我的照片演绎一个有关青春的童话,在春日午后一次转瞬既逝的梦境中,纯美童话般的梦境。画面中没有寒冷没有孤独没有忧伤没有悲凉,有的是一片彩色梦境般斑斓瑰丽的朦胧。我已消逝的少女的青春思绪、曾经的初恋、对未来的憧憬,以及我所向往的闲散、舒适……我二十几年生命中所有一切的美好,一切耀眼的明朗都放在作品中。希望能给人增加暖洋洋的和美好的记忆,在一定程度上暂时忘掉生活带来的伤痛和疲惫。

你理想中的生活状态是什么样的?

自然、淡然、悠然、穿华服、住大宅、做自己喜欢的事、和喜欢的人在一起。不用依赖外物就能获得安全感和幸福感。

目前什么样的图像会给你带来视觉上的刺激?

最近看古画很多,八大的、范宽的。就是可以慢慢品的那些画我特喜欢。当代的东西闹的太多了。

在众多的当代作品中,什么样的作品会令你产生美感?

安静而有力量的画,比如徐累,比如洪磊。很耐看。

最早的作品中,用了很多眼睛的元素,做了一组作品,你当时是基于什么样的考虑创作的呢?

用身体的局部——眼睛来代替整个人。眼睛是身体上最敏感的器官,它是外在世界和内心世界相互沟通的桥梁,最能反映一个人的本我,我认为眼睛比整个躯体更能代表一个人。

画面中出现了校园、海边、坟墓啊……好多童年记忆中的场景。

对。一直对自己是怎么变成了现在的我有强烈的好奇,假期回家翻起自己的成长照片,眼看着那个胖乎乎的小女孩变魔术一样变成了大姑娘,突然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这都是我吗?所以我带着疑问试图去寻找自己成长的线索,照着脑海中依稀残存的记忆,来到曾经嬉戏的幼儿园、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教室……仿佛看到了自己操场上追逐打闹的身影、听到了教室中自己专注的读书声,一件一件小时侯的事在脑海中涌出。感觉一辈子的好时光被我不知不觉地挥霍了,童年离我已经很遥远了,而我永远也回不去了。所以我有了强烈的冲动,要把曾经美好的记忆记录下来,于是就有了这组作品。后来我在里面加上了一些或是飞奔的或是安静的眼球,代表我穿越时空回到过去。

这张的场景是墓地,与前面几张感觉不同?

在佛教里面,生死是相对的,是轮回。所以死也就是新生,死去的灵魂也许仍然活着在想他们的前世,今生,和来世的记忆碎片。可以引导观者进入到这个情境,通过“逝”来思考“生”。

我看到你的所有作品都是一种圆形或椭圆形的形式感,而且大多作品都是蓝灰色调,比较沉闷的感觉你是如何考虑的呢?

这个椭圆我是借鉴了中国传统团扇的形状。因为表现的都是逝去的记忆,而我的记忆也在慢慢褪色,我想做成更贴切我记忆深处的东西。

除了用这种形式之外,圆形在你的作品中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吗?

窥视,一个站在“现在”的我回望过去的某一个时间和地点的我,用现在的视角去看曾经。

你的作品素材来源于现实世界,又与虚拟世界结合起来。作品的观念来源于那些方面呢?

客观世界和数码的虚拟世界结合的摄影方式是我的一种探索,观念来源于梦想、梦境、对未来的想象、生活经历等等。

比较喜欢谁的作品呢?

森万里子。她的作品制作细腻,呈现效果精良,主题把握到位。探索性和实验性我尤为欣赏。最近还特喜欢看季大纯的画,很好玩。还有徐累的画,很安静。

在美院读研期间,学院派的艺术教育对你的创作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呢?导师是如何指导你完善作品啊?

美院有着良好的人文环境,这些能够潜移默化的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摄影工作室一流的设备和老师严谨的教学使我们能够受到严格的基础教育。马刚老师是对我创作影响最大,最直接的一个人。他很有远见、眼光犀利。我的研究方向是在入学时和他商量后选定的,将近三年时间实践,证明这条路是适合我的。很感谢马老师引导我走上这条路。

大多数技术是用3DMax和PS软件来制作的,除了这些技术,还采用了其他数字技术吗?

没有。暂时够用。没精力把面铺得太开,努力往纵深方向发展。

可以具体谈谈创作过程吗?从观念的形成,到拍摄,以及后期,作品如何呈现出来的呢?为什么必须用这些技术,若没有这些技术支持,你的作品会?

拿《某日某地》系列来说。因为时常觉得某时某地某物都是熟悉的,但是这种感觉是瞬间的,再深究却无法抓住。所以我很唯心的假设了一下,人、动物、还有有生命和没生命的物品不断变换的只是驱壳,核心的是恒久不变的。我们这群人、这只杯子、这棵草早已在星球存在了n多年了,我们谁都从未曾真的离去过,只是换了个皮囊重新又回来。只是自己未曾记住上一次生的时候的经历。时常想我如果在另外一个时间另外一个空间中会是怎样,又会做什么事。命运是网状不是线状。具体实施,我会选好接近想象的场景在合适的时间下进行拍摄,再选出其中最合适的几张电分,ps调整,3d,再调整,输出。过程中的所有步骤我都亲历亲为,这样能更准确的表达创作意图。

你的作品是用什么样的摄影器材拍摄的?

传统相机和数码相机都用。

每一张都用了三维技术吗?

不全是,根据创作的需要来使用技术。

今年做的作品用三维的技术成分就很多了,包括场景、小元素都是采用了建模的方式,而不是拍摄,以后你会一直延续这样的创作方式吗?

对。因为这样自己能控制的事儿更多了。我现在比较倾向于更多的电脑制作,一方面,这样能更有效的表达我的想法;另一方面,我从自己做东西的过程中,能享受到更大的创造乐趣,有点像在行使上帝的职责去造物。别人问我你的作品叫摄影吗?我跟他说这是什么,怎么去界定已经不重要了。用相机拍摄和用电脑制作同样都是我实现想法的手段。我所关注的不是手段而是目的。是不是艺术,如何做好艺术于我来说更重要。而在3d中的摄象机、灯光和在ps中的亮度、反差等等这些都和传统摄影中的异曲同工,所以我认为广义上说,电脑所生成的拟像也算摄影。

这些虚拟的场景与元素都来源于现实世界吧,从中模拟出自己想像的世界,是一种超真实的世界!

摄影结合数字技术,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使我得以营造虚幻的拟现实。数码摄影则更使摄影从照相演变为造相再演变为无中生有的拟相。

影像质量上有没有特别的要求?

尽最大努力做得精良。

中国现今发展迅速,我看你的作品中没有关注现实社会的现象,都是自己幻想和记忆。 作为一位女性,以后是否会改变表达视角呢?

我更关注象而非影。佛罗伊德认为一个完整的人是由自我、本我和超我组成的,客观世界只是我的一部分,每个人所看到的世界是不同的,所以内心世界相对来说反而更客观。还有柏拉图也认为人类看到的众生万物只不过是理念的影子,按照他的思路象和影的关系就是真实和模仿的关系,所以唯一可靠的是象。

最近有新的展览吗?

在798有一个个展,是这一个阶段的探索的总结。在做展览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来自画廊、藏家的反馈能提供给我一些下阶段该怎么走的线索。

将来在艺术发展上有什么规划吗?

希望作品被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保持一颗童心,像孩子一样去关注我身处的这个世界,保持创造力和对新生事物的好奇心。

发布者:正在核实中,转载请注明出处:中国民艺网 https://www.mjys.org.cn

(0)
正在核实中的头像正在核实中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server@miys.org.cn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00,节假日休息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