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石雕的发展历程(二)

商代的石雕

继二里头文化之后,是二里冈文化,代表商代中期的遗存。这时的石器生产仍占重要地位,当时盛行各种陶塑制品,却罕见引人注目的石雕作品。直到殷墟文化时期,进入中国青铜时代的鼎盛阶段,石雕艺术又重新绽放出夺目的光彩。

晚商著名的人物雕像,还有出自安阳侯家庄1004号大墓的臼石人残像,殷墟妇好墓的376号石人。这些人物刻画细致,服饰发式清晰可辨,是古代雕刻家对社会生活的直接表现,从而为后人留下了可供观摹的范本。

商代社会中盛行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观,动物也是时人崇拜的神灵,因而石雕艺术家尤其善于表现形形色色的动物世界。大型的动物石雕多见于王都安阳殷。侯家庄出土的石鸭,造型粗重,周身有线刻纹饰,是一种不拘泥原形的再创造,其尖喙和突目勾活了猛禽的本质特征和凶狠的个性,其余细部皆被略去,其下双足粗细不一,是为了支撑平衡,也避免了单调感,其身上的羽毛和双翼则用线刻纹表示:这种于圆雕造型中融入图案装饰的手法,是商代雕塑区别于史前雕塑而形成独自风格的显著特点。

从文化特征、宗教的强化以及艺术风格的变化,我们也可察觉到商周社会与原始社会有着明显的不同,出土于殷墟侯家庄的1001号大墓的白色大理石兽首人身跽坐像,就反映了这种历史的深刻变化和社会的转折。这尊石雕我们不妨称之为“中国的司芬克斯”。古代埃及法老王和神灵的化身,源自古代的图腾崇拜。由于原始人都把自己的神圣祖先想像塑造成某种动物神灵,进入阶级社会之后便自然而然地把最有权威原君王——祖神化身为人兽的混合体。

晚商大型石雕的造型通常洗练而抽象,并体现了商周艺术特有的华丽的图案装饰风格。但是晚商石雕风格并不单纯。商代艺术既有其神秘庄严狞厉的一面,也有表现艺术家热爱生活和向往自然的一面。

此外,商代石雕还具有一个重要的时代特点,那就是石雕开始融入建筑艺术的行列,从此,它就成为古代宫廷、陵园和各种大型建筑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周代的石雕

周承殷制,西周至东周初期并没有产生什么引人注目的石雕作品,与商代一样,周代的玉、石工艺品制作都是在同一作坊里进行的,所以我们在西周至东周初的礼器中,也发现有石雕作品。其类型有璧、环、璜、圭、璋、琮以及戈、斧、戚、刀之类的仿兵器仪仗用品等,这些器物是人微言轻标志贵族身份等级尊卑的礼器,所以制作都十分精美。

大孔的璧环类石雕在新石器时代就是常见的装饰品了,进入文明时代,加工日趋精致,在艺术品表达的观念上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他们不光是标志身份等级的礼器,而且被赋予了丰富的礼仪纲常和伦理道德的观念。

西周缺乏风格样式突出的石雕作品,我们认为这与周人的禁欲思想和敬天保民的守成态度有关,但是随着各地诸侯势力的崛起,进行春秋战国以后,前期在石雕艺术上沉闷无为的格局便被打破。面对着政治变革和战争风云的洗礼,孔子曾发出过“礼崩乐坏”的哀叹,然而事实上旧世界的动荡却促进了中原列国的繁荣,开明的政治也鼓舞了先民们在各个领域内进行创造的勇气,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也进行了一个真正伟大的复兴时期。

春秋战国的石雕

春秋战国的石雕虽然罕见独立的作品,但石雕的技艺却进入更为广阔的天地。例如,周代所制的礼乐器石磬,已作成精美规整的磬折的形式,它们不仅合乎音律,而且音域逐渐丰富宽广,从而形成所谓“编磬”,有专业的击磬乐手,这是古代石雕造型艺术促进古代乐舞发展的明证。

先秦文字有一项突出的功能,那就是书史记事,但它们通常都是被镌刻在青铜器上的。到了春秋,刻石文字开始与石雕艺术融为一体,陕西凤翔发现的秦襄公时代的10个石鼓,就属于里程碑式的代表作。

春秋战国开始流行的肖形印,事实上也是古代石雕技法在雕刻印章中的移植。肖形印有一部分印文属美术化了的古汉字,是石雕线刻和浅浮雕技术在印文镂刻中的应用,也是先秦古石雕成就的一个缩影。

从前述的秦石鼓,我们已知秦人在春秋战国的石刻艺术领域中独树一帜。事实上,秦人还在王宫陵园中采用石雕作建筑的装饰点缀,如在陕西凤翔西村的秦雍都的宫室陵园旧址中,就曾发现过两件高约22厘米的石俑。战国时秦昭王在兴建咸阳横桥的过程中,还令人雕刻镇水石牛和三尊石人水尺。进入秦始皇时代,中国的石雕艺术又长足的发展。

来源:网络

发布者:正在核实中,转载请注明出处:中国民艺网 https://www.mjys.org.cn

(0)
正在核实中的头像正在核实中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server@miys.org.cn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00,节假日休息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