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舞蹈

满族莽势–莽势是满族舞蹈的主要代表形式,“莽势”一词是满舞蹈的音译。莽势的表演形式在清人扬宾的《柳边记略》中曾有记载:“满洲有大宴会,主家男女,必更迭起舞,大率举一袖于额,反一袖于背,盘旋作势,日‘莽势’,中一人歌,众皆以‘空齐’二字和之,谓之‘空齐’。犹之汉人之歌舞,盖以此为寿也”。在清人吴振臣的《宁古塔记略》一书里记载:“满洲人家歌舞名日莽势,有男莽势、女莽势。两人相对两舞,旁人拍手而歌,每行于新岁或喜庆之时。上于太庙中用男莽势礼”。

据黑龙江省宁安皮一位满族学者傅英仁先生介绍,他在十三岁时曾亲见其舅祖父跳过莽势。相传有“九折十八势”之说。所谓“ 九折”,即“起式”、“拍水”、“穿针”、“吉祥步”、“单奔马”、“双奔马”、“怪蟒出洞”、“大小盘龙”(带吸水)、“大圆场”;所谓“十八势”,包括“手势”、“脚势”、“腰势”各三个,“肩势”、“转势”、“走势”各两个,“鼓势”三个。合称“九折十八势”,是对莽势的不同段落和动作的命名。如“拍水”、“穿针”是模仿捕鱼织网的动作,“怪蟒出洞”的动作特点,由表演者左右手臂握拳,分别从额前向下环绕,双脚“正步”踏步,很有蟒出洞穴的蜿蜒之势。“鼓势”,由表演者手持抓鼓(满族特有的一种打击乐器)正步前进或后退,右手持鞭打击“抓鼓”,有“老三点”、“老五点”等打法,别具一格,场面很大,舞蹈语汇丰富。其场面一般可为:八人手持抓鼓横为排,两侧各站一人手持“镲器”(一种铁黎木制的打击乐器)伴奏,众人口和“空字”二字。前面是男女对舞 ,旁一人歌“歌者,豹皮、豹帽,用国语奏歌”。“莽势”的段落结构分三大段。第一段: “起式”,即高潮。据传,乱舞时刀枪剑戟,各种技艺全部端出大显身手,各比高低,在一片热烈欢腾的情绪中结束。

近年演出的满族大型舞剧《珍珠湖》及多人舞《莽势空齐》吸收了莽势的一些基本动作并获得好评。

庆隆舞–据清史有关记载:“乾隆八年奏定:筵燕各顶舞各色,莽势总名庆隆舞,内分大小马护为扬烈舞……大臣起舞上寿为喜起舞”。它说明, 庆隆舞是满清贵族进关后,把满族民间舞莽势化为宫廷乐舞的一种新的样式。姚元之《竹叶亭杂记》记述:“庆隆舞,每岁除夕用之。以竹做马头、尾,彩饰之,如戏中假马者。一人屣高跷骑假马一人涂面,身著黑皮,作野兽状,奋力跳跃。高骑者弯弓射。旁有持红油簸箕者一人,箸刮箕而歌。高跷者逐此兽而射之,兽应弦毙。人谓之射‘妈狐子’,此象功之舞也”。

庆隆舞是在丰收年景和庆祝大典中进行的一种场面性舞蹈,是清朝宫廷舞蹈中最具满族特点的舞蹈,留有民间舞蹈的深刻痕迹。

单鼓腰铃–单鼓腰铃系艺人们口头的称呼,亦称“打单鼓子 ”或“耍腰铃”。是一种腰缠许多小铃,手持“单鼓”(或“抓鼓”)而舞的祭祀舞蹈。满族信仰萨满教并尊奉“鹰神”、“蟒神”、“乌鸦神”等。逢年过节,祭祖之日先将“佛头妈妈”请上神位,后由“查玛”开始起舞,他们头戴帽,身扎腰铃,手持抓鼓边跳神舞边唱神歌。他们先在屋里跳,然后到院外跳。祭祖内容一是悼念祖先功德,二是保佑天下太平,三是祝愿风调雨顺,四是祈祷病除灾消。

单鼓腰铃舞,左手持抓鼓(或单鼓)、右手持鼓鞭。抓鼓动作为进三步退三步,边走边击鼓称做“老三点”、“老五点”。另一特点为腰部动作大, 前后左右均可扭动,使系在身上的腰铃铮铮作响。舞至高潮时有“张飞片马”、“苏奏背剑”、“就地十滚”等前翻后滚的动作。鼓声铃声交织成一种绝妙的音响,使观者为之大振。

“抓鼓”以牛包面,用皮条将皮面勒紧、系于鼓背面中央的一个铁环上。舞时抓住铁环。既可敲击,亦可旋转。“腰铃”为铜铸喇叭形,长约二三寸,连成一串系于腰后,互相撞击发出悦耳的响声。

“单鼓”则与汉族巫人进香祭献时所用的鼓相同。单鼓动作可分为:胸前鼓、肩前鼓、腹前鼓、背鼓、护背鼓、托鼓和护头鼓。耍鼓时,又有刷鼓尾、片鼓、翻腕片鼓、耍鼓、抖鼓、托叶、挂鼓、扬鼓、缠头鼓、背鼓几种技巧。腰铃的舞法有转摆腰铃、旋飞腰铃和跪步腰铃等。单鼓动作的特点,左手举鼓、右手持鞭,双脚走类似秧歌步中的“太平步”、“十字步”,也有鼓击碎点、双脚“蹉步”、“骑马蹲裆式”绕场一周的。此外,大“ 踢腿”、大“骗腿”、“飞脚”、“蹦子”也是耍单鼓时常见的动作。

舞蹈场面分为“走圆场”、“穿十字”、“别仗子”、“八字环”、“四边斗”、“龙摆尾”等。

大五魁舞–大五魁舞系一种庆贺舞蹈。由五人分别头戴虎、豹、熊、鹿、狍的面具做拟兽的跑跳动作,欢快有趣,多于丰收、狩猎之后表演。这同满族的擅射猎等民俗是一致的。此类舞被吸收在当时科场的表演形式,载于《皇朝通志》卷六十三:“文武乡会试筵宴用(五魁用),歌童五人,衣五魁魁衣进舞”。

笊篱姑姑–儿童游戏舞蹈。它产生于满族的一个民间传说,叙述多年以前,在某山村,有一个年轻美貌、勤劳勇敢的农家姑娘,被当地财主喀山达强行抢去逼婚。她宁死不从,用剪刀刺死了喀山达,自己也自尽身亡。由于她的姓名失传,人们只记得她生前经常用笊篱洗菜淘米,遂被称作“笊篱姑娘”或“笊篱姑姑”,奉为“姑仙”,并在一些节日里纪念她。如每年正月十五按惯例,都要包笊篱姑。即用棉纸绘一少女头像,贴在笊篱上;或先用棉纸包好笊篱再画,并以胭脂涂面。据传笊篱姑娘生前是爱好涂脂粉的,因此着色以相近似。最后将笊篱缚在柞木杆上,并缀以彩纸。舞时,由一女孩将其高举空中,一群儿童围着她边歌边舞,动作较简单,类似儿童跳的一种“跑跳步”,一边拍手一边跳。歌词为:“笊篱姑姑下山来,扭扭搭搭招人爱”。唱着唱着,圈中间的女孩也举着杆子舞起来,尽欢而止。

 来源:新华网

发布者:正在核实中,转载请注明出处:中国民艺网 https://www.mjys.org.cn

(0)
正在核实中的头像正在核实中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server@miys.org.cn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00,节假日休息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