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山围鼓详细介绍

兴山围鼓,又称“八音子”(唢呐用八个眼孔吹奏而得名),起源于武当山附近地区,100多年前通过谷城传人和保康传人两条途径传入兴山。传入前是受道乐强烈影响并吸收当地民歌及地方戏曲曲牌营养而逐渐形成的一个既能唱又能奏的民间音乐品种,是以唱为主的“八人班子”的坐唱形式,除击乐外还有笙箫管笛。笙箫管笛在兴山声断音绝,日趋衰亡。现今的兴山围鼓以吹打为主,极少演唱,广泛用于红白喜事以及平时自娱,其编制为豉1架(由1个鼓1个嘣子组成),大锣、马锣、叶子(大铙)各1面,唢呐1-2支。以鼓为主。围鼓曲牌依体裁形式分,有由民歌小调进入围鼓形成的“玩曲类”,有由兴山花鼓戏、陕南八岔戏等地方戏曲曲牌进入围鼓而形成的“地方戏曲类”,还有道教音乐曲牌进入围鼓形成的“武曲子”类(又称“神曲子”、“正曲子”)。演奏特点主要表现在唢呐的吹奏及击乐的握捶之上,唢呐用八个音孔吹奏,不用循环吹奏法,鼓及马锣的握捶方法,击鼓手形以及鼓者的演奏“手份”都十分讲究。演奏起来音调明朗,气氛热烈,时而欢快奔放,时而清新婉转,使人百听不厌,它已成为兴山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宜都梆鼓(“梆鼓子”)是在民间薅草锣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新的曲艺品种。其演唱形式可一唱到底,也可唱中夹白,还可唱、白、表、数兼而有之,并可与乐答问或由乐队邦唱等,结构比较自由。梆鼓音乐最初属音曲体变奏板腔式,1973年以后才逐步向联曲体过渡,故曲牌不多,现有“清江河”、“唢呐调”、“一枝花”、“倒采茶”、“平水调”、“甩腔”、“数板”等。演出道具是将木梆和书鼓一并固定在直立的鼓架上,演员持大、小两个木棒敲梆鼓而表演,配 唢呐、二胡、笛子、扬琴伴奏。宜都梆鼓无传统曲目,均为依曲牌腔调创作 新曲目,如《唱红亮》、《模范饲养员》、《谢亲人》以及移植改编的曲目《军民鱼水情》、《打虎上山》等。

枝江楠管,源于民间的“拍楠管”,原为天沔一带渔民敲篙竿而歌的“渔鼓”,传入枝江则以怀抱的楠竹筒起名“楠管”。演唱时由单独一人掌握楠管筒一个,简板一付小镲一面。以筷子敲小镲为高音部,带上简板为中间部,右手拍楠管形成低音部,敲击多种节奏,坐唱表演,以说书人身份和观众直接交流感情。楠管以长江为界,分为南、北两路,南路子鼓曲流行于宜都,北路子鼓曲流行于枝江。南路婉转动听,长于抒情,北路曲牌流畅高亢,善于叙事。无论南路或北路,皆为叙事鼓曲。凡是古往今来的有情节的文艺作品如“三国”、“水浒”、“西游”、“镜花缘”等,到了楠管艺人手里都可演唱。

 

来源:网络

 

发布者:正在核实中,转载请注明出处:中国民艺网 https://www.mjys.org.cn

(0)
正在核实中的头像正在核实中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server@miys.org.cn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00,节假日休息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