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石雕的技法(四)

篆刻

篆刻历史始于秦。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下令统一推广使用小篆,篆文便成为印章印面所雕刻的内容,以后世代相袭,成为一种独特的雕刻艺术。由于古代篆刻皆以金银铜玉为材料,直至元朝王冕开创花乳石材刻印之后,石材的篆刻历史才翻开了第三页。

由于石材的篆刻与印章关系十分密切,所以石材篆刻的历史,形象地说,都写在印章的印面上。明代文彭首创书法镌进印章旁款,清代丁敬等人以切刀力追古意,风格雄健,风靡江浙,自成“浙派”。其后,邓石如又以书入画,将刀法与笔法融为一体,一变秦汉印艺风貌,人称为“邓派”。至清末,赵之谦吸取当时出土的秦汉泉、洗等铭文入印,别开生面。民国时吴昌硕在汉印及前人的基础上熔诗、书、画、印于一炉,浑术灵劲,气势磅礴。后来黄牧甫又直追秦汉,取法权量、诏版,刀法锐利,还有湖南的齐白石、福州的陈子奋等都是篆刻名家。

在中华文化传统中篆刻艺术占有重要地位。历代皇帝的玉玺和御宝都以篆文刻成。至于名书画名家更是视篆刻如宝。凡一幅书或一幅画,必钤以篆刻印章,所谓诗、书、印、画,缺一不可。

篆刻分为阳刻和阴刻两种。阳刻即白底朱文,笔画往往纤细流利;阴刻即为朱底白文,笔画粗犷苍劲,富有原始铭文的韵味。阳刻和阴刻成双结对地采用,相得益彰,特别耐人寻味。

篆刻特别讲究篆书。篆书有大篆、小篆等20多种,此外还有“变篆”。要采用哪一种篆书,根据印面的布局而定。通常情况下,以朱白相间,出神入化者为妙。篆刻者都应该有很好的篆书功底,同时应该熟悉书法的章法,寿山石篆刻作品往往不需修光,反见生动和自然。

镶嵌

镶嵌又称屏雕,属于小件浮雕的范畴。在中国以金玉珠宝作为饰物的镶嵌历史十分久远,但镶嵌与石雕结缘则始见于清初。而把寿山石雕镶嵌在别的初托物上,并形成一种技法,却是20世纪70年代,为寿山石雕“东门派”传人林寿堪首创。其具体做汉是把不同颜色的寿山石片,按照预先设计好的图画进行分解,刻成浮雕,然后再按照图稿把它镶饰在漆器的屏风、挂屏、桌屏或器皿等物件上。

寿山石镶嵌的制作程序分别设计、雕刻和粘贴三个步骤。设计包括“器具造型”和“雕刻画面”两个部分,二者必须统一协调,相互衬托。画稿确定后,将其分解为若干部分,分别绘成分解图,然后再根据设计的要求,选择相适应的质料与色彩的石片。选材时不仅要有整体观念,合理配料,还有注意通过自然石色的绔比作用,使画面更加耀目多彩。

雕刻时,先将分解图纸贴于石片上,按图锯坯。遇到与前景交接之外,便要留出适当的余石,这样才能使成品衔接紧密。镶嵌的雕刻方法与高浮雕略同,只不过分解进行而已,但景物隆起的边沿和侧面要稍向内斜,以使作品更富窨感和立体感。

刻制后的分解浮雕石片,经过光蜡处理后即可进行组合粘贴。粘贴石刻的板面一般应略低陷于外框,底板的漆料宜选择深暗的色调。雕刻画面的绘制多取人物故事、花鸟蔬菜及博古器皿等为题材。布局宜疏不宜密,穿插宜简不宜繁。设计时既要使景物便于分角刻制,又要达到构图完整,符合画理。

常用的粘合剂有面漆糊和树脂粘剂两种。面漆糊适合于大块面及不透明石质部分的粘合,树脂粘剂适用于白色或透明景物的粘合。景物雕件按图稿逐件粘贴于器物板面上,粘贴完毕经过检查后,应平置晾干。若以面漆糊粘贴,则需放置阴房内,数天后方可取出陈列。

来源:网络

发布者:正在核实中,转载请注明出处:中国民艺网 https://www.mjys.org.cn

(0)
正在核实中的头像正在核实中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server@miys.org.cn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00,节假日休息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