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沫雕塑对很多人来说是比较陌生的。不过,电影、戏剧所用的道具如大石、假山等大家就很熟悉了,这些道具就是用泡沫雕塑而成的。泡沫雕塑是指以高密度泡沫板为原材料进行雕刻,一些缺陷可进行修补塑造。由于成本低,搬运方便,效果逼真,所以电影电视的雕塑性工艺品很多都是用泡沫雕塑仿制品来代替。近十年来,泡沫雕塑渐渐应用于景点与节日装饰,商场广告、家居装饰、酒店自助餐展台等等。近日,记者走访了泡沫雕塑师陈再兴,听他讲述对泡沫雕塑艺术的一腔热血和执着追求。
今年47岁的陈再兴是汕头人,早年做过木工、泥工、油漆工、建筑施工员。2003年末,偶然看到别人做泡沫雕塑,一下子被其吸引,开始模仿着做泡沫雕塑。一有空,他就上网查看有关雕塑的专业理论,并经常到书店、图书馆看书。因自小学过美术,后来又自学电脑平面设计,制作效果图等,凭着聪明和悟性,他很快对这门工艺上手了。艺术来源于生活。他还经常观摩、研究我市一些公共雕塑,关注媒体上有关雕塑艺术的报道,收集了相关资料,融合木雕、石雕、玉雕、泥雕等各种各样的艺术表现技巧,结合泡沫板“只能割不能凿、作品外型要展开”的特性,取长补短。他告诉记者,整个雕刻过程是一个创作过程,雕刻作品时要胸有成竹,因为是减法雕,雕错了就很难补救了,所以有时创作一件作品,一呆就是大半天。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5年我国“神六”升空触发了他的灵感。于是,他通过精心设计,按1∶1的比例花了4个多月的时间,采用雕塑与彩灯相结合的手法制作了“神六”宇航员凯旋归来的泡沫雕塑在汕头帝豪酒店展出,赢得了众多游客的称赞。后来,他着力在酒店餐饮行业方面开拓泡沫雕塑新天地。他觉得雕塑如同无言的诗,更似立体的画,餐饮文化与艺术结合,可以提高餐饮场所的档次。近几年来,深圳多家酒店曾邀其为酒店的西式餐厅、自助餐台制作一些作品,他精心雕刻了“金鹰”、“海豚”、“天鹅”、“企鹅”等各类题材的作品约有120件,这些独树一帜的泡沫雕塑在客人心中留下深刻印象,成为酒店一大特色。
今年“五一”,在市农科园首次展出的泡沫雕塑“咏鹅”及“狮头鹅”系列作品是陈再兴一次新的尝试。记者在奇花异果园看到,五只白鹅栩栩如生,神态各异,脚穿虎头鞋的小孩模样乖巧,赶鹅时快乐的样子妙趣横生,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据陈再兴介绍,“咏鹅”是由《咏鹅》这首诗中得到启发,农家题材比较贴近生活,又与果园的环境非常协调。陈慈黉故居的“双咬鹅”生动活泼,给他留下很深的印象,于是第一次尝试制作狮头鹅。
文章来源:特区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