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陶瓷烧造上,自然的泥土经火的“洗礼”会产生质的变化。陶瓷作品的诞生,都将经历这样一种物质意义上的质变;然而从人文角度上看,这种变化同样赋予参与其间的主体与客体以“升华”的精神含义,共同走过陶冶之道。
此次陶瓷技术与综合材料运用研究班教学,是中央美院国际交流的教学项目,我们邀请了美国纽约大学国家工艺家学院的理查.赫西教授、台湾台南国立艺术学院张清渊教授共同授课。训练期间,赫西教授还特别邀请了他的朋友日本著名的乐烧世家大通年雄先生来工作室做示范和讲座,师资阵容可谓强大。研究班历时三十天,参加学员来自各兄弟院校教师和本系在读研究生。
四个星期的训练课程主要分两个部分,第一是作为技术层面的陶瓷工艺与技术学习和研究。赫西教授和他的助手凯文带领同学们一起工作、筑窑、配釉⒔步夤ひ占记伞⑹痉冻尚图际酢5诙?糠质亲魑?帐醣硐植忝娴淖酆喜牧显擞玫拇醋魇导?=萄?康暮鸵?笄康鞑⒐睦???且愿鲂曰?绞焦ぷ鳎?浞衷擞米酆厦讲姆⒒酉胂罅?痛醋髁Γ?し⒋醋髁楦校?⒅厮枷肭楦泻透鲂蕴卣鞯谋泶铩?BR>
以赫西教授为主的教学班子,以极其敬业的工作精神,全身心投入教学,除了吃饭睡觉,是全天候地与同学们交流和指导。他们带来了准备充分的授课幻灯资料,带来该领域国际最前沿的状况资讯、艺术思想和观念。带来了他们的研究和探索多年的技术成果。作为回应,参加研究班的同学们同样是以极大的热情和投入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中。他们如饥似渴地学习、吸收和交流新技术、新思想,共同切磋、共同分享和承受成功的喜悦及失败的遗憾。
今天呈现在这里的作品,是同学们在这个短暂研究班时间里的探索心得。可能在层面上有所侧重或不同,可能也呈现出很多不成熟的方面。但正是这些初具规模的作品,让我们感受到了同学们的追求自我与表现的过程,追求变化与品味提升的过程。这一切使得他们和他们的作品一道经历了质的变化。陶冶之道,任重道远……
感谢中央美院国际交流合作处晋华先生、徐佳女士为这次教学项目提供的支持,也感谢工作室教工王泽民付出的大量辛苦的劳动。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