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享誉海内外的中国摄影大师,是中国“红色摄影”的奠基人之一。从延安到中南海,他用手中的镜头,真实地记录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无数动人瞬间。他就是徐肖冰—-用照相机观察历史的人。
从桐乡走出的摄影大师
1916年,徐肖冰出生于浙江桐乡。徐肖冰的祖上是大户人家,但他出生时,家道已中落。祖父将重振门风的希望寄托在了徐肖冰的身上。徐肖冰4岁时,祖父就开始教他在青砖上画画。到了上学年龄,祖父把他送进了一家私塾。
16岁时,在七舅的介绍下,徐肖冰到上海天一影业公司当了一名学徒,没想到就此与摄影打了一辈子交道。在上海,徐肖冰有幸师从吴蔚云、吴印咸等中国早期的摄影师,他们在不同的阶段给予他很大的帮助,对他的事业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在此期间,徐肖冰在《生死同心》、《马路天使》等名噪一时的影片中担任摄影助理,并成为上海左翼戏剧团体的骨干成员。
1937年,卢沟桥的炮火震碎了徐肖冰艺术救国的梦想,国民党的腐败使他看清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1937年冬,在周恩来的介绍下,徐肖冰毅然放弃大上海优越的生活条件,来到革命圣地延安,成为延安当时极少数从事专职摄影工作的摄影师。从此以后,他的命运就与“红色摄影”相连。
在延安,他与侯波相识、相恋,并成为著名的摄影伉俪。在延安那段时期,徐肖冰拍摄了大型纪录片《三五九旅南泥湾屯垦》、《延安与八路军》等,反映八路军作战与生产的场面。同时,他还拍摄了大量战场上和军民在生活中的照片,均成为不可多得的珍贵历史资料。
新中国成立后,徐肖冰又肩负起中国新闻电影领导工作,参加摄制了《解放了的中国》、《抗美援朝》等重大纪录影片。
他用手中的镜头,记录了中华儿女为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而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抗争,展现了中国革命的风风雨雨以及中华儿女建设新中国的豪情,展示了开国领导人举手投足间的动人风采,为中国革命史留下了难得的影像资料。
游子对家乡的眷恋
16岁跟随舅舅离开家乡后,徐肖冰工作、生活、成家都在外地。但在他心里,那一份浓浓的乡情始终难以割舍。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徐肖冰奔波在战场,没有回过一次家。新中国成立后,他终于能回家了。每次回老家,他必做三件事情:一是到祖坟上扫墓,尽一份子孙的孝心;二是重走儿时所走过的石板路,回忆童年的往事;三是去家乡的学校看望孩子们,鼓励他们好好学习。
在离休之后,徐肖冰、侯波夫妇相继在全国各地以及日本、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国举办摄影作品展。为了准备“从延安到中南海”摄影展,夫妇二人自费制作了210幅巨幅照片。原定一周的展期,却因观众太多而延迟了一周,参观人数达到460多万。影展最后一站来到了桐乡。展览结束后,两位老人将这批珍贵的照片全部捐赠给了家乡,给家乡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
目前,侯波·徐肖冰摄影艺术馆里收藏的两位老人捐赠的照片就有近千幅,各类摄影画刊、画册及摄影书籍3000余册,还有他们用过的南泥湾毛毯、斯大林奖金一等奖勋章和拍摄开国大典时用的摄影机这“三件宝”。除此之外,还有在徐肖冰带动下收集到的其他一些国内外摄影名家捐赠的照片。
家乡的摄影事业也时刻牵动着徐肖冰的心。1996年,在两位老人的倡导下,“红领巾摄影班”在侯波·徐肖冰摄影艺术馆开班,该摄影班培养了五六百名红领巾小记者。徐肖冰每一次回家乡,必定要看望这些孩子们。他语重心长地对孩子们说:“桐乡摄影的明天是你们的。”
用照相机观察历史
在徐肖冰拍摄的大量记录新中国诞生前后的各个重要历史时刻的照片中,可以说,每一张图片的背后,都有着一个激动人心的故事。
在侯波·徐肖冰摄影艺术馆中,目睹那些记录动人瞬间的珍贵照片,简直就像置身于时空隧道,对摄影大师的敬慕之情也油然而生。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无声地追忆着半个多世纪的风云变幻,向我们展示了一个虽显“陌生”却并不久远的过去。
作为一名战地摄影记者,徐肖冰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为了能拍到第一手的影像,他甘冒生命危险。在延安,徐肖冰拍摄的第一部大型纪录片是《延安与八路军》。为了更好地拍摄八路军歼敌的实战镜头,徐肖冰背着摄影机和照相机,奔赴太行山抗日前线。被安排躲在战壕里偷拍战斗场面的徐肖冰,实在按捺不住拍摄宏大场景的激情,扛起照相机跳了出去,像战士挥枪作战一般……拍照时,他前面不断有子弹飞过,身边硝烟四起。
就在这次战斗中,徐肖冰亲眼目睹了一名十七八岁的小战士中弹牺牲的场面,并及时拍摄下来。这幅题为《不能忘记他》的照片,引发了人们内心极大的震憾。对于在激战中拍摄照片的情景,徐肖冰曾这样说:“战地摄影师更应用照相机记录下战争及参与战争的人,让后世人看清战争的无情,明白远离战争才有人们的幸福生活。”
在抗美援朝中,徐肖冰又主动要求入朝。在战争开始的时候,徐肖冰扛着摄影机和照相机,跟在志愿军的身后,把战斗的场面拍了下来。战争进行得异常艰苦,拍摄工作也一样很艰难,但他没有退却,而是以最快的速度把片子做了出来,取名《抗美援朝》,并在全国放映,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在当年文化部的评奖中,《抗美援朝》获得了纪录片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