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特的绘画艺术-唐卡

 青藏高原是一个美丽神奇的地方,随着青藏铁路的开通,这里的山山水水,这里的风土文化就越发引人关注。
  唐卡是藏语的音译,指用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的宗教卷轴画。唐卡是在松赞干布时期兴起的一种新颖绘画艺术,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浓郁的宗教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历来被藏族人民视为珍宝。唐卡内容涉及藏族的历史、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堪称藏民族的百科全书。
  关于唐卡起源于何时并没有一个确切的说法。据说西藏第一幅唐卡画的护法女神白拉姆,就是吐蕃王松赞干布用自己的鼻血画就的。西藏每个受过传统训练的画师,都说得出这个传说。
  不过还有另一种说法是,唐卡源于吐蕃时的文告和僧人讲经说法时随处悬挂的布画,历史长达1400多年。
  来自青海,从事唐卡绘制已经54年的画师西合道向我介绍说:“唐卡的历史很长了,传到我们这个地方青海大概有600多年。” 
  唐卡多数是在布面和纸面上绘制的。另外也有刺绣、织锦、缂丝和贴花等织物唐卡,有的还在五彩缤纷的花纹上,将珠玉宝石用金丝缀于其间,珠联璧合。
  西合道说:“唐卡”的种类和材料很多,比如:堆绣唐卡、刺绣唐卡、彩绘唐卡、羊皮画、牛皮画、人皮画等。当然,现在是不再制作这种人皮唐卡了。其实,皮革唐卡多属蒙古草原上虔信藏传佛教的牧民的珍品,出现的年代较晚。在大漠草原上,兽皮材料比纸张容易获得,所以我们牧民便将唐卡画在羊皮、鹿皮和牛皮等材质上,尤以羊皮唐卡居多。“ 
  从表现技法的角度出发,唐卡划分为两大类,即”国唐“丝绢织绣与”止唐“纸本或绢本彩绘。 根据丝绢的不同材料,”国唐“还分为手织”国唐“、 绣像”国唐“、 丝面”国唐“。 对于止唐,人们主要依据唐卡背景颜料的不同色彩来区分。止唐分别有:彩唐,金唐,朱红唐,黑唐,版印止唐。
  唐卡表现的题材是十分丰富的,既有汉传佛教艺术中常见的佛、菩萨、天众像,说法图和净土世界的诸般绝妙景象,有释迦牟尼的生平事迹;也有一些非常独特的内容,如祖师、活佛、藏王的画像;大昭寺、萨迦寺等佛教圣地的景观;跳神、法会、说法等宗教活动的场面;甚至还细致地表现了法器、供养具和乐器等等具有宗教意义的物品。
  还有一些题材独特的唐卡。寺院在很多民族中都担负着重要的教育职责,在西藏佛寺的学院体制中,往往开设有藏医学院,而唐卡也表现了藏医的认识和藏药的种类。藏医药唐卡不但表现了藏民族对于人体、对于生死的认识,还体现了对于宇宙、对于人与宇宙的关系的认知,具有医学、哲学、科学等多方面的意义。 此外,还有表现天相的日月星辰图、历算占卜图、九宫八卦图、类似棋盘的益智游戏图、供品图等等。
  制作一幅唐卡并不容易,西合道说:
  ”以彩绘唐卡为例,首先把幅布加工好,画好后再用天然矿物涂描,
  画好一张彩绘唐卡需时两个多月。以前作画时还边画唐卡边念经。“过去一幅唐卡至少要画一年,有的局部需要用放大镜才能看清楚。”
  西藏人把唐卡画师统称为“拉日巴”,意思是画佛或神的人,他们手中都有一份世代相传的范本,须得遵循。这范本往往隐匿于密存的经典中,记载着至少八种成套的造像尺度,无论是姿态庄严的静相神佛,还是神情威猛的怒相神佛,所有的造像都有相应的比例,不得修改。
  唐卡至今犹存的最大秘密恰恰在于“因循守旧”。这个词汇在此却象征着唐卡的光荣传统,每一位画师正是因为坚守这一传统而成为文化记忆的复制者。不过这绝不是排斥画师的才华,使他们变成毫无个性的匠人,虽然他们从不在唐卡上留名,但却赋予每一幅唐卡莫大的感染力。 
  对于藏传佛教僧尼们来说,唐卡乃是修行时必不可少的用具,礼拜唐卡可获功德,同时也要通过观看唐卡、引发关于佛像义理的联想。同样地,在家信徒也要请画师绘制唐卡并加以供奉,有人还亲自作画,奉献给寺院装饰殿堂。唐卡张挂展示的方式也与佛教仪式有莫大关系;收存时有一定的规则,需由下向上卷成一束,否则会被视为亵渎神圣。 
  围绕唐卡举行的晒佛仪式是最震撼人心的。在雪域高原的蓝天丽日下,螺号齐鸣,梵钟同响,僧人们将寺院中珍藏的一幅描绘着庄严法相的唐卡一点点展开,呈现在人们面前,向民众及香客展现净土世界的光辉、佛陀祖师的伟大,或说或唱,载歌载舞,场面隆重而盛大。平常室内供奉用的唐卡一般不逾一米,但晒佛时展开的巨幅唐卡能够铺满整整一面山。
  唐卡,这朵藏民族的奇葩,它凝聚着藏民的虔诚信念,寄托了信徒的美好向往。

来源:中国民间艺术中心

发布者:正在核实中,转载请注明出处:中国民艺网 https://www.mjys.org.cn

(0)
正在核实中的头像正在核实中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server@miys.org.cn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00,节假日休息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