唢呐艺术在沁阳历史悠久,明代科学巨星、“乐圣”朱载土育就是古代唢呐的领班人,他不但改良了唢呐的发音位置(即在唢呐八音孔的基础上研究改造出“三眼管子”),而且在九峰寺创建了“金鼓会”。于是,每年农历九月廿三这一天,各地的唢呐吹打班都要在此聚会比赛。由于他的巨大影响,“古怀庆府”(今沁阳)一带就自发地兴起了许多“吹打班”,明末清初时“同乐会”、“贾家班”,清末民初时的“毛旦班”(张大发)、“麻金班”(贺金龙)、“老马班”(马银河)等,都很有影响力,非常受群众欢迎。在民间无论办红白事、寺院开光、生日祝寿、商家庆典等,都要请有名气的好吹手助兴。在许多农村结婚大都指名道姓请吹手,常听到的俗话有“大花轿、麻金吹,麻金不吹不结婚”;“嫁闺女、门婿到,毛旦不吹不上轿”;“要热闹,吹唢呐,后边抬着大花轿”;“花轿落地放鞭炮,亲朋好友都来到”等。
在豫西北地区,沁阳早有“唢呐之乡”的美誉。
在历史上,沁阳的唢呐分为四大家,即张家张大发、张改明,贺家贺疙瘩、贺金龙,马家马银河,贾家有贾麻炳。唢呐分为两大派,以沁阳境内沁河为界,沁北派有张家、贺家、马家派;沁南派主要以城内贾家派为主,两派吹奏风格各不相同,北派以唢呐、大咪为主,音色质朴雄健、不求花哨,颇见功力。南派第二代传人四大弟兄各怀绝技,手搦、卡腔、鼻孔吹、龇牙吹、手持五杆唢呐轮流抛着吹等,使人目不暇接。在四大家的强烈带动影响下,使沁阳的唢呐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演奏艺术有了明显提高,继承人代代相传。
新中国成立前后,至20世纪80年代以来,沁阳的唢呐吹奏班已自发组建起36个,从事演奏乐手400余人,基本上乡乡有唢呐、村村有乐声。其中最有影响的是第一代传人张大发、贺疙瘩,他们当年经常对台吹,被群众誉为:“毛旦对疙瘩,越吹越快活。”第二代传人贺金龙(麻金),早在20世纪70年代,他吹奏的《抬花轿》、《百鸟朝凤》等,就被河南人民广播电台录制播放。第四代传人李国营于1991年,在全省唢呐大赛中获得“唢呐状元”奖,李金海、张和平获优秀奖。1992年在“首届朱载土育杯”全国唢呐大赛中,他们三个人又分别获得一、二等奖。
2006年6月,沁阳的“唢呐艺术”由国务院首批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