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商河
鼓子秧歌最初发源于济南商河县,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民间为庆丰收而载歌载舞的一种艺术形式。每年的元宵节,是鼓子秧歌演出活动的高潮日。秧歌队伍庞大,人数众多,角色各异,锣鼓齐鸣,热闹非常。
“秧歌,南宋灯宵之村田乐也。所扮有耍和尚、耍公子、打花鼓、拉花姊、田公、渔婆、装态货郎、杂沓灯术,以博观者之笑。”
——清.吴锡麟:《新年杂咏抄》
舞蹈奇葩
中国有着历史悠久的乐舞文化,尤其是各民族的民间舞蹈,更是源远流长,风采各异,构成了中华民族乐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山东秧歌是华夏民族乐舞文化史上公认的一朵绚丽多姿的奇葩,在中国民间舞蹈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山东秧歌具有突出的地域性,从分布情况看,以鲁西、鲁北和胶东半岛流传最盛。据不完全统计,山东省不同种类的秧歌约有30多种,秧歌的总体风格相对统一。表现形式大致分为地秧歌、寸秧歌、跷秧歌三种,其中跷秧歌历史最久、分布最广。
至今活跃在齐鲁大地上的地秧歌最主要的有“鼓子秧歌”、“胶州秧歌”和“海阳秧歌”,被称为山东“三大秧歌”或者说“三大民间舞蹈”,其总体风格男性粗犷豪放、尽现阳刚之气,女性则是妩媚柔韧、富有含蓄之美,而最具豪情、刚劲火爆、威猛潇洒的则是流传在黄河北岸、鲁北地区的鼓子秧歌……
劳作生舞
“鼓子秧歌”最早被称之为“打鼓子”或者是“大鼓子秧歌”、“跑秧歌”等。被冠以“鼓子秧歌”之名,不过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后的事。它广泛活跃于山东鲁北地区的商河、济阳、惠民、乐陵、阳信、临邑等县市,其衍变发展历史说法很多,源远流长。
源流说归纳起来不外乎如下几种观点:劳作说,外来说,祭祀说与巫傩说……
鼓子秧歌的始发地商河县位于黄河岸边,苍茫浩瀚,沃野千里。然而,这片广袤无垠的土地很少给生活定居在这里的民众带来幸福和安宁,原因就在于被称为“中华文明摇篮”的黄河。
黄河那善淤、善决、善涉、暴戾多变的性格使它在历史上不断地肆虐、摧残着两岸人们的生活,导致了居住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根本无法长治久安,始终在劳作耕耘的同时,不断抵御抗衡着黄河对他们生活的侵袭与蹂躏。
然而,民生的艰难更加激起了这个地域中人们的生存和反抗欲望,面对着黄河水的泛滥肆虐,奋起抗洪抢险救灾,筑堤固坝,导水排涝,用自己的辛劳与坚韧,顽强的使自己的双脚坚实的站立在这片多灾多难但却一直养育着他们的土地上。而灾后的散墒抢种,辛勤劳作,怎能不让他们用自己的特有方式来庆贺丰收喜悦、表达情感呢?
淳朴贫穷的人们随情而动,随意而发,因陋就简,于是,锅碗瓢盆,棍棒簸箕,锨镢镐锄,手帕雨伞等身边的生活工具和用具就成为他们娱乐方式的借助物,聚集在一起唱起来跳起来。
周而复始,循环劳作的生活,逐渐形成了鲁北黄河两岸人民特有的生活、生存和情感表达方式,而民间富有艺术才华艺人们的推波助澜,使着原始形态的秧歌在逐渐的发生变化,舞蹈动作在不断地总结归纳、提炼升华,道具则为了审美上的愉悦而逐渐由瓢盆换成鼓子,雨伞换成平顶伞,即兴、随意发挥、简单的舞蹈动作也开始有目的的形成了组合……这种自然的形成发展方式,是否可以理解为鼓子秧歌的一种由来原因呢?“劳作说”的主要根据也正在于此。
实际上这不仅是鼓子秧歌的产生源流,可以说一切民间歌舞形式的产生根源,无不如此。纵览古往中外,那一种民间艺术的萌发成型,能够离开当时人们的劳作生活形态呢?
有此一说
鲁北地区关于鼓子秧歌源流说中还有两个最为流行的说法:1、宋朝灾荒年时,包公从河南来鲁北地区放粮,其手下人向当地的人们传授鼓子秧歌导致这种民间舞蹈形式在此地扎根、开花、结果;2、东汉时汉光武帝刘秀率兵打仗路过鲁北地区时,为了笼络民心,组织军民联欢留下了秧歌舞蹈……
这两种说法虽无实据而无法论证,但内中隐含着的两个元素却不可忽视:“刘秀屯兵”说可以推断出鼓子秧歌的产生、形成与古代军人、军事有关联;包拯救灾遗留的传说,给我们提示了鼓子秧歌在宋朝时期已经在民间衍有了雏形或者说蛛丝马迹……
宋代史籍的文字记载似乎是也在论证着这一点:南宋人郑樵曾作《插秧歌》,而大诗人、词人陆游在一首名为《时而》的诗中则描述了百姓们插秧时演唱的“菱歌”。虽然此时江南的“秧歌”只是一种江南百姓们在插秧劳动过程中所唱的民歌和农歌,属于“演唱秧歌”而不同于现今的舞蹈秧歌,但谁能说这不是秧歌衍变发展中的初始形态呢?
没有开始就没有传承发展。
秧歌的形式名称应该出现在明代以后,也就是说,至清代,秧歌已由插秧歌、菱歌、演唱秧歌,逐渐成为规范的民间歌舞形式盛行各地,乃至延续今日……
把鼓子秧歌产生、形成初始推断为宋代应该说是可信的。
但这毕竟还仅仅是一种推论。
源于巫傩
巫是原始社会民智未开讲迷信的产物,始盛于官方,后渐渐转向民间,如今在偏远落后地区残留的巫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