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跑竹马详细介绍

邳州跑竹马,又称“竹马舞”、“竹马会”。邳州跑竹马流行于滩上、八路、徐塘等镇,属自娱自乐型民间舞蹈。相传始于宋代,内容取材于鞑子(金兀术)跨马游春的故事,已有一千年的历史。经历代民间艺人的排演与实践,已形成了固定的演出形式,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

表演者共有10人,装扮成历史人物。头骑跨马或麒麟,称老鞑子(金兀术),后随4妃,系男扮女装,均跨马。每一骑后跟随一马童。10名表演者”拉路势”进场,跑出各种”阵势”,表现兴围狩猎的场景。有的艺人还说五马穿索,是表现金人在受到宋军追击时,迷惑宋军,布阵逃跑。老鞑子头戴大额子,插翎子,戴白胡须,右手执云肘,双手托马或麒麟头。上身穿黄马褂,披云肩;4妃头戴小额子,插翎子。上身穿绣花豹衣,左手握马鬃环,右手执马鞭;马童戴罗帽,上身穿豹衣勒攀甲绦,腰勒大带,背插双刀,双手执马旗。马色与服装颜色一致,依次为黄、红、绿、白、黑五种。马壳分头、身两段,系篾扎、纸糊而成,系于舞者腰间。马壳周围有马围布,遮住舞者双腿,双腿佯作四蹄,实为以步代马,翩翩起舞。

伴奏乐器是锣鼓和唢呐,以烘托气氛,加强节奏。鼓点有“乡会锣鼓”、“起奏点”、“刹鼓点”等;唢呐牌有“桃红”、“开门”、“背宫绞笛”等。之所以叫“跑竹马”,是因为整个过程主要突出一个“跑”字,跑起来又步步不离“阵法”(即调度路线)。跑竹马演出阵势有:“一字长蛇阵”、“二龙取水阵”、“四门兜底阵”、“五虎寻羊镇”、“十字梅花阵”、“八卦连环阵”、“蛤蟆出水阵”等。

1955年春节,滩上镇跑竹马参加了徐州专区会演,获表演一等奖;1984年1月滩上镇跑竹马参加了在淮阴举办的江苏民间舞蹈调演,获一等奖。江苏省电视台、徐州市电视台曾多次对邳州竹马舞给予录像宣传,并与其它艺术项目一起交流到法国圣太田市(与徐州市结为友好城市)放映;之后,跑竹马被编入《中国民间舞蹈集成》。

来源:网络

发布者:正在核实中,转载请注明出处:中国民艺网 https://www.mjys.org.cn

(0)
正在核实中的头像正在核实中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server@miys.org.cn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00,节假日休息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