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十四届全国美展壁画作品展在河南郑州开幕,本次展览不仅是对过去5年中国壁画艺术创作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更是对壁画艺术在当代社会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与使命的深刻诠释。展览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1807件壁画作品,经过评选,191件作品入选,其中进京作品19件。
中国壁画艺术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壁画艺术家在传承古老技艺的基础上,努力将壁画艺术融入城市更新、乡村振兴等社会实践中,使之成为连接历史与未来、艺术与大众的桥梁。此次入选作品在主题内容、艺术内涵特别是艺术语言的表达上都有所创新。“从历史题材到红色题材,从建设景象到生活风貌,许多作品以立意深、场面大、造型刻画精、形式语言新反映出壁画水平的提升,更在塑造中国形象、彰显中国精神上体现了壁画的文化追求。”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表示,艺术家深入生产建设的现场,到人民群众中去,用壁画的形式、多样化的语言表达了我们这个时代最重要、最突出的发展特征。
本次展览特别强调壁画与公共空间的紧密结合,壁画展区也是首次要求作品有具体的空间环境,有三成以上的入选作品已陈列在全国各地的机场、地铁站、火车站等公共空间以及政府、学校、展览馆等单位。我们可以看到,悬挂在中国国家版本馆公共会议大厅墙面的《四库全书与南北七阁》以书卷为形,为人们了解《四库全书》这部巨著增添了视觉上的直观感受;南京城墙博物馆下沉式门厅的《城南记忆》壁画引领观者穿梭于老房子之间,体味家的温馨与时代的变迁;落地于成都天府国际机场的《天府巷——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候机大厅壁画》则是将传统与现代融合,展现成都多元魅力与城市精神,成为西南区域文化的重要展示窗口。
“此次展览涌现出不少‘上墙’壁画作品。从某种程度来说,‘上墙’即意味着壁画作品已经接受公众和社会的考验,体现了其历史价值、社会价值、未来价值和作品在当下的时代活力。”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科研处处长于洋表示,展览汇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壁画精品,既展现了中国壁画的发展现状,也引发了大家对壁画的公众性与艺术性关系的思考。
在探索壁画艺术如何与公共空间和谐共生的过程中,艺术家们在材料上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尝试,他们不仅保留了传统材料如漆艺和木质材料的独特韵味,还巧妙地引入了现代元素,如镜面反光金属马赛克等,不仅赋予壁画作品耐久性,更在形式美感上深深吸引观者,而浮雕与动态视频的融合以及数字艺术手法的运用,不仅拓展了壁画艺术的表现边界,还使得壁画作品更加生动、立体,富有互动性和科技感。
从本次参展的作品来看,壁画创作呈现出老中青三代紧密结合的梯队结构,其中青年创作人才的崛起尤为引人注目。这批在老一辈壁画艺术家悉心指导下成长的青年艺术家,凭借活跃的思维以及勇于开拓创新的精神,创作出一系列令人瞩目的壁画作品,成为推动壁画艺术创新发展的主力军。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展览中还涌现出多件以团队形式完成的壁画作品,这不仅符合壁画创作因体量庞大而需团队协作的特性,也体现了壁画艺术在创作机制上的独特优势。团队合作不仅有助于作品在技术与艺术层面的全面提升,更促进了不同艺术观点与风格的融合。
中国美术家协会壁画艺委会主任、中央美术学院修复学院院长王颖生说:“希望更多跨领域的艺术家加入壁画创作的行列,共同推动中国壁画创作力量的进一步壮大,以期在未来实现更多突破性成就,让中国壁画艺术在世界舞台上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