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上河图:艺术乡建中的粤北乡村复兴》研讨会现场
主题:乡村上河图——艺术乡建中的粤北乡村复兴
主办单位:广州美术学院城乡艺术建设研究院
承办单位:周前艺术公社
时间:2024年8月31日 14:00-17:00
地点: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城南镇周前村周前艺术公社二楼会议室
论坛主持:张颖( 四川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艺术遗产研究中心主任)
论坛嘉宾:
渠 岩 广州美术学院城乡艺术建设研究院院长、教授
李人庆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秘书长、研究员
向 勇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
金江波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执行院长、上海市文联副主席
翁 奋 广州美术学院教授、著名艺术家
边 霞 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院长
杜 鹏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陈 林 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副教授
屈行甫 广东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
刘鹏飞 中国网《艺术中国》主任
《乡村上河图:艺术乡建中的粤北乡村复兴》研讨会现场
引言
“乡村上河图:艺术乡建中的粤北乡村复兴”于2024年8月31日在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周前艺术公社召开。“乡村上河图”启发自清明上河图,该村在明清时期拥有繁荣的墟市和鳞次栉比的店铺,故该词用以指代周前古村的墟市“周前所”及其历史。基于上述历史基础,渠岩及其团队在周前村废弃小学原址上建立周前艺术公社。周前艺术公社占地面积2000㎡左右,其定位为以艺术公社为基础发展乡村文创,复兴墟市文化,促进乡村振兴和乡村繁荣。受在周前艺术公社植入针对乡村保护的文化形态的目标影响,渠岩及其团队在此艺术空间中划分了艺术、文创、生活和休闲等功能和分区,以期周前艺术公社建成以后既给当地居民植入一些当代的生活空间,也能反思传承文化传统和连接未来,让村民真正拥有可以传承给后代的物质遗产和文化遗产。
本次会议邀请了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社科院、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和《艺术中国》等高校与研究机构的乡建专家和艺术家,其中特别邀请四川美术学院的张颖教授做论坛主持人。会议纪要分为2期,就艺术乡建的价值与困难、家园概念与美育计划、周前古村的历史传统与墟市文化、周前艺术公社的建筑价值和未来展望等话题展开讨论。
本期刊发的是广州美术学院副教授、著名艺术家翁奋,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院长边霞,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副教授陈林,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杜鹏,中国网《艺术中国》主任刘鹏飞,广东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屈行甫,六位教授在论坛现场的发言记录整理稿。
翁奋
广州美术学院副教授、著名艺术家
感谢渠岩老师邀请我参加此次论坛。我之前在海南岛也做了一些乡村实践,但没有把自己界定在乡村建设的结构上,也没有放在乡村艺术实践的定义上。直到2016年我跟渠教授在洛杉矶见面交流,对我的启发特别大。渠教授提出中国乡村与中国文明的关系等一些思考,促使我在这个领域上有新的认知和观察。同时,渠教授指出海南岛作为“岛屿”的地理学概念。让我重新观察到自己家乡的现代性变化,思考我们所采取的行动及文化理念的内在差异。
首先,在思考我经验的“乡村家园”过程中,我总结出 “乡村生态学”的概念。海南岛的乡村有“岛屿乡村”的特征,岛屿的家园结构和大陆的有所差别。海南岛乡村所代表的乡村家园生态性质,本质上是内生性的。那么它内生性的结构和逻辑是什么呢?它是一种历史性的、文化性的、还是个体性的,来自于精神的潜意识的,包括自然生态的总体塑造。我们在这个总体性的结构中,思考“家庭生态系统”超越于自然物质世界生态结构的意义。
其次,这一次来到周前,我深深感受到渠岩老师观念的转变和理论的更新。因为在渠岩老师原来社会实践中,主要在谈唤醒文化的问题,围绕家园的理想展开实践,并不参与乡村经济的项目。但是我发现这次的周前乡建有点不同,周前艺术公社虽然是物理空间,但可以作为一个核心结构,能迅速连接本地的文化性质,包括生活性和经济性,环境和自然等一切。刚刚专家学者发言谈到乡村的可持续性,这个可持续性就包含文化的可持续性,历史的持续性,以及人的可持续性。同时,它也必然包括经济的持续性,以及乡村向外扩充、连接和发展的结构的持续性。在这个层面上,我们发现渠岩老师又在建构一个样板,一个物质性的样板,一个文化性的、精神性的、总体性的、深化的新结构。所以周前艺术公社能让我感觉到的确不一样。正如周前的“周”字所蕴含的周而复始、循环往复,这对我正在进行的“家庭生态学”又是启发,感谢渠岩老师在理论上不断地为在乡村做实践的艺术工作者启发。
最后,我想谈的是,在乡村建设中,艺术作为推动乡村建设的新力量,具有的结构特征。艺术的能量特征显现于能量学的结构中,那么这种能量学的结构是怎么样的呢?它是否在自身艺术系统的语言中获得?它是否存在于语言学的结构性推动中呢?它是否与原来形态之间产生了新的变化?艺术在语言系统中的发展创造是我的研究之一。这个逻辑结构在面向乡村的时候,也许可以生发出艺术与乡村新的结合,或者说乡村的语言学和艺术的语言学在形态上的融合,重新就焕发出有别于美术馆系统的差异性表达。
就像金江波老师说的,如果艺术家不参加艺术乡建,那这个艺术家就out了。这句话可能有点过激,但是也说明了一个道理,当代艺术需要警惕格式化的自我表达,要去重新超越自身的局限,突破美术馆的语言逻辑,投身到具体的社会问题中去。
边霞
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院长
感谢渠老师,因为渠老师的邀请,来听到这么多专家学者的发言,让我备受启发。我在南京师大做儿童教育,一开始并不了解乡建,后来跟着渠老师到乡村,才慢慢开始了解。读了渠老师关于许村的书,才感受到艺术乡建中的教育是什么。乡建教育里非常重要的是对乡村的尊重,帮助村民重建一种亲密关系,也就是渠老师说的天地人神,包括村民和儿童,人与人之间的,人与自然之间的,还有人和乡村习俗信仰之间的关系。回到“可持续发展”这个问题,我认为即使艺术家离开了乡村,在关系已经建立的情况下,也能完善乡村自身造血功能,促进可持续发展。
首先,我想谈谈,在乡村建设中,儿童教育究竟应该如何定位,或者有什么价值。乡村儿童教育是相对综合的基础教育。在乡村的村民当中,孩子们是乡村的传承,而且通过孩子可以更好地链接到每个家庭。孩子们受益以后,这些家庭一定会来支持艺术家的乡建。
就像我第一次到许村的时候,村里的孩子们都做了功课,画了很多艺术家的画像来迎接艺术家的到来,也就是说他们和上一届的艺术家及志愿者都有非常深刻的情感关系。所以这时的乡村好像变成了儿童的乡村,这也应该是乡建当中不可缺少的。因为乡村儿童教育的重要意义在于,既是帮助传承,同时又可以建立更亲密的连接。这其实也是渠老师所说的,尊重乡村,保护乡村,用当代艺术来激活和唤醒乡村。
其次,我谈谈乡村儿童教育与“复兴家园”的关系。在艺术乡建的框架和理念下,乡村儿童教育和通常儿童教育可能会有一点不一样。通常的做法,是利用乡村资源,比如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等等,向城里的孩子开放,做研学活动等等。城里孩子的到来确实可以使得乡村变得更热闹,也让乡村有经济收益。但这样做似乎没有触及根本,哪怕城里的孩子和乡村的小朋友可以匹配研学,让乡村的孩子增长见识。但这可能还都是表面上的乡村儿童教育。
我认为更重要的就是在地性,如何重建孩子们对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的乡村情感关系,让孩子们建立一种和他所生长的乡村的亲密情感关系。这是在艺术乡建的语境下,我认为更有助于乡村的复兴、乡建的可持续发展的乡村儿童教育理念。而目前的情况是,虽然孩子们生在乡村,但是受到的教育却是 “离笼教育”:让孩子们好好读书,将来离开农村。在艺术乡建当中,孩子们最终可能也会离开乡村,但即使他们离开,他们心里面还保有文化的根,保有对乡土情感,进入城市后不至于自卑。因为乡村是每个人的根,是有家园价值的。
最后,根据这个思路,我们设计课程的时候就不能只做简单的美术教育。我们采用主题的方式展开教学,比如我们曾经组织过 “我爱我的许村”的美育课堂。根据不同年龄,把孩子们分成儿童组和少年组。每个孩子做一个自己的家庭树,从自己的辈分开始,到父母辈,再到祖父母辈。当我们把所有的孩子做的family tree都贴在大墙上面的时候,我们让孩子们找自己的家,当和自己有亲戚关系的时候就连线,比如叔叔、伯伯,当时所有线连在一起的时候,大家真切感觉到了关系线。这就是乡村生长的关系网络。
我们还组织了“星月夜”,一起去看星星,然后描绘星星。还有许村的地图,许村的故事等等,我们通过艺术教育把在地文化串联起来。在许村的故事里面,有牛郎织女的故事,有打仗的故事,还有新的故事——许村艺术公社的故事,孩子们热衷于讲故事和描绘,用绘画的方式表达。最后,在“我爱许村”大总结的时候,我们和家长以及小朋友一起回顾我们的课程内容,一起讲故事,唱歌,看孩子们的故事。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感觉到儿童艺术教育、儿童美育的意义。所以,目前的周前艺术公社,如果能将孩子们的艺术教育做起来,我们南师大儿童教育团队也可以参与其中,做一些实践。
陈林
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副教授
感谢渠老师的邀请,也祝贺周前艺术公社的启动仪式圆满成功。2020年我从日本回来以后,就在珠三角找有意思的乡村,然后发现了青田,接触到艺术乡建,所以我属于半路出家加入到今天的艺术乡建行列。
首先,我主要从艺术乡建与乡村复兴之间的关系,谈一点我的理解。我之前也做过粤北乡村的相关调查,发现了一些问题。但不仅是粤北的乡村,包括中国乡村,日本的乡村,其实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我们能够看得到的主要是三类问题:第一是“人的空心化”,村民离开乡村,不断地往城市走,我们称之为“人的空心化”,第二是“地的空心化”,人走之后,村里的农田荒废,包括周前艺术公社也是“地的空心化”,这里原先是一个小学校,在村民离开之后荒废了。第三是“功能的缺失”,以前很多乡村的共同体功能,因为人的缺失,导致功能的缺失。但我觉得这些都是表面现象,更重要的现象背后的原因:生活在乡村的人对于乡村没有认同感,他们用脚投票到城,再也不愿回来,我觉得这是最重要的问题。
其次,乡村复兴涉及到乡村的家园价值,深层次来说是认同感,然而目前人们对乡村作为家园的认同感缺失了。当然不仅仅粤北乡村存在认同感缺失的情况,整个中国,以及日本乡村也存在人们不愿意回到乡村的情况。虽然我也在农村长大,如果现在让我回去,我也不是很愿意回去。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我认为要回到乡村的价值。在生产主义的背景下,乡村实际上是农业生产的空间,随着后生产主义兴起,很多乡村除了从事农业生产,已经变成城市的消费空间,比如民宿、研学等等。这些不直接与农业生产相关的产业,促进了乡村的多样价值。那么现在乡村的价值,主要是后生产主义转型背景下乡村的价值,第一是乡村作为家园的价值,第二是乡村作为生产功能的价值。第三是跟自然教育、研学相关的城乡互动的价值。
最后,通过家园价值的复兴,我们希望能够吸引从这里走出去的村民返乡,田园回归。因为在现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很重要的评价维度就是人回不回来,如果村民都选择不回来,那乡村的发展其实就希望渺茫了。在目前互联网物流背景下,现在互联网购物、淘宝等等完全可以不在城市,留在乡村,那么乡村的耕种就有人了,包括经济价值、家园价值就可能实现。
据我了解,始兴县户籍人口是26万人,实际上常住人口可能20万人,始兴县有千年古县、围楼之乡的优势,我们可以将周前艺术公社作为乡村复兴开始的节点,通过教育价值的复兴吸引当地人返乡,通过理清乡村的人物事理,构建日常的关系。如果村民通过周前艺术公社建设,产生了自豪感,那村民就会自然而然地参与到周前村的建设。当然,渠老师不可能一辈子驻扎在周前,乡村复兴需要艺术家作为外部的力量推动乡村内部的人,比如乡贤、乡绅,让他们意识到乡村衰落的根源问题,真正参与到乡村建设,乡村的发展才能够可持续。
杜鹏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发言讲到现在,每个专家都讲的非常透彻,非常全面了。那我谈谈一些具体的乡建问题吧。我任教的学校和粤北的乳源瑶族自治县刚好有对口扶贫关系,所有我们经常去乳源,和对口的村庄沟通交流。我们艺术学院也尝试从艺术乡建的角度进行乡村扶贫。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问题,刚好我今天可以和大家一起探讨。
第一个问题,我们怎样去定位艺术乡建。当谈到艺术乡建的时候,核心问题都是围绕文化复兴。但是像乳源这样非常贫困的地方,当我们去接触最底层农民的时候,发现村里有很多人连肉都吃不上。我们在乳源通过绿美广东、百千万工程等政策和活动来给他们做绿化。但是绿化的养护要靠乡村,当地村干部就非常没有信心。让连肉都吃不上的村民去搞绿化,他们没有这个兴趣。
所以这件事对我有很大触动,让我思考我们在做艺术乡建的时候,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我们是要做一个艺术作品,还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所以在我带学生去三下乡是时候,我会让他们分成十几个小分队潜入乡村,潜到农民的劳作中,潜到农民的生活里,看他们需要什么,我们就去做什么。
我想艺术乡建的定位,是不是可以在不同的地区和乡村有不同的定位。毕竟粤北和顺德青田不一样,顺德在广东是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但是粤北是经济非常不发达的地区。所以我认为艺术乡建最终目标是文化复兴,但是也有初级阶段的要求,就是发展经济。要通过一些方法手段,让村民过上好日子,先吃上肉,然后才有兴趣去搞文化的东西。这就是关于定位的问题。
第二个问题,是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粤北为什么长期发展不起来呢?其实广东在粤北下的很大功夫,包括经济扶贫、政策扶贫、人才扶贫,但粤北还是没有发展起来。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它离广州太远,珠三角不太能辐射得到粤北。正常旅游观光,大概会选择一个小时左右车程,但粤北需要三小时,确实有点远。如果粤北或者始兴进行旅游开发,应该纳入旅游环线,串联景点,来吸引和留住更多游客。
最后,我们已经看到许村的范式,青田的范式,希望渠岩教授在做周前乡建的时候,再给我们留下一个周前的范式。
刘鹏飞
中国网《艺术中国》主任
大概半个月之前,在渠岩老师北京的艺术工作室,我对渠岩老师进行了专访。当时,渠岩老师提到周前村的乡建,跟我说了周前村的三个内容,一是渠岩乡建团队完整地做了一部周前村的新村志。二是墟市,周前村保留了完整的传统墟市。第三就是建设了周前艺术公社,当时渠老师给我发了几张照片。但真正的体验和照片上看完全不同。当我亲临周前艺术公社后,我感到非常震撼。
对于周前艺术公社的建筑,我有两点感受,一是渠岩老师的周前艺术公社是他全新的建筑作品,它延续了许村和青田的建筑修复脉络,也融合传统和当代生活。二是渠岩老师特别重视建筑的每一处的细节,特别重视在建设过程中在地文化的研究。中午采访的时候,渠岩老师也特别讲到岭南的四大园林,包括清辉园,可园等岭南园林的特色。周前艺术公社的树木和回廊的关系,体现了人与自然的互动关系,也是岭南园林的特点。
渠岩老师的设计策划贯穿整个周前艺术公社的功能布局、施工选材和空间营造,我感觉渠岩老师像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都是非常的全面,像米开朗基罗,既做雕塑,又能做大教堂,还会诗歌等等。但是,从十七、十八世纪以后,随着分科,艺术家变成非常专业化,画画的只画画,搞雕塑的只搞雕塑。渠岩老师好像又恢复了文艺复兴的传统,回到艺术家全面的创造力上。渠岩老师也认为,艺术家在乡村不应该是单一的身份,应该是乡村的启蒙者,关系的协调者,包括乡村的建筑与营造、策展、各个细节的设计,甚至椅子的设计和墙缝的收口,都要亲力亲为去把握。这就说明艺术家在乡村的身份,是非常复合的身份结构,跟在白盒子空间里面做展览是不一样的。
一方面,我近年比较关注的问题是,现在艺术家在乡村还能发挥怎样的作用。从早期的艺术乡建到现在,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早期的艺术家都充满希望、非常兴奋地进入乡村。但是近年,随着疫情,经济的影响,有些艺术家已经陷入迷茫的状态,不知道艺术家在乡村到底能够做什么,能起到什么作用。社会上对艺术乡建的讨论和争议,也导致很多做乡建的艺术家产生困惑和迷茫。
但渠岩老师跟一般的艺术家不一样,除了艺术家的身份之外,他也是做理论研究的知识分子。渠岩老师对乡村的了解非常深入,有完整的一 套理论的建构,所以有非常强的文化自觉和判断力。
另一方面,艺术和经济的关系,这也是这些年讨论最多的问题。渠岩老师在许村的闭幕式上,也给出了非常鲜明的答案,渠老师讲一直以来是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在艺术乡建中应该要改成这个“经济搭台,文化唱戏,艺术推动村落复兴”。艺术家在乡村应该起到一个文化建设的作用,而不是发挥艺术家不太擅长的那一面。我个人也比较认同这种观点,因为如果艺术家去承担他不擅长的经济发展,那只能是导致艺术家处于被绑架的状态,形成相互的深度捆绑。
从艺术乡建来讲,我觉得渠岩老师做的三个乡村,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许村实践掀起了艺术乡建的浪潮,到青田范式的提出,构建出一套完整的乡建知识理论。到疫情之后目前周前村的建设,我相信在乡建历史上也会起到一个新时期的理论和实践的新可能性,探讨在经历了种种事件后,我们如何在继续做乡村建设。
从媒体的角度,我认为艺术乡建是一个社会思想讨论的空间,它是一个放大器。城市知识分子可能回到乡村后,才能形成对社会文化思考。然后通过艺术家的能量,把这些思想放大出来。这是艺术家在社会上发挥的特别重要的作用。学者可能在理论研究上都非常完备,在高校系统里也可以自洽地流通,但是在社会层面上可能还需要艺术家,通过艺术乡建的这种方式,把思想的讨论放大出来。作为媒体,我们也希望有优质的艺术乡建理论思想涌现,并得到广泛地传播,去压制那些不太好的方式,让我们能够保住乡村宝贵的文明价值,保护我们的乡村。
屈行甫
广东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
非常感谢渠岩老师的邀请。很荣幸,渠岩老师做的三个村子我都接触过。刚才金江波院长说,没有渠岩老师就没有艺术乡建,我非常认可。因为“艺术乡建”的概念是渠老师在2014年提出的,之后在《青田范式》里又提出了中国文明复兴的路径,比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提出还要早。
渠岩老师延续乡建的脉络,今天又让我们看到了周前艺术公社。虽然都在广东,属于岭南地区,但一个在珠三角,一个在粤北。相对青田范式更具有总括性的蓝图来说,我觉得周前的乡建更具体。虽然说顺德的经济条件很好,但是参观了周前村之后,这里的条件远远超出我的预想。渠老师在周前提出文创公社基地的模式,让我觉得周前艺术公社比青田乡建又进一步。在文创方面的具体实践,也是我感受到渠老师最大的变化。
下面我从“景观”方面来谈一谈我的想法。一般以为景观就是看景,其实这是我们现代的发明,在中国古代的很多文献里,就算景观这两个字连用也并不是太强调视觉层面。中国古代很讲究景,或者景致,古人讲的景,包括对景的全方位体验,而且不只是视觉的,还包括嗅觉、听觉的体验。
我最近带学生三下乡,去了粤西云浮市郁南县的村落。当地现在还在搞乡村美容化妆术,我们也是感触很深。来到周前之后完全是另外的感觉,有乡村聚落,有山水。渠老师团队之前在文章里提到“河谷乡村”的概念。到来才发现,始兴真的是个很好的地方,这里的山水是很实在的山水,包括聚落、田园,一起形成了更大的景观。
因为山水代表着整个氛围,乡村就是在这个氛围里面生长出来的。从这个角度去看“景”,它并不是纯粹是一个视觉性的东西,就像昨天开车从高速开往始兴一样,这个感觉,这个景,不是单纯的视觉,它还是一个有历史感、有家园感的境。我们的目标是找回乡村家园,建设理想生活。而家园是我们在当下的感触,这种感触不是通过视觉,而是通过触觉,通过全身心的一种体验来完成。所以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可以看到另外一个不同于我们日常的意境,也是值得我们去反思的话题。
来源: 艺术中国
本站声明: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